笙歌走後,陳安城借“鬼女”徵召皇城百姓募捐,得321萬錢糧。又在朝堂上以“平安郡主”之名,得670萬錢糧。
共計991萬錢糧。在笙歌出發後分五次運往西北。
三個月後,入秋,笙歌歸來。
百姓夾道歡迎。
笙歌坐在馬車上,頭戴黑色蒙紗斗笠,看著眾人。
回去後,皇帝召見笙歌。
一隊人馬直接入宮面聖。
三日前,陳安城飛書叮囑:回來時皇上一定會面聖,當問及獎賞時一定要謹慎。你是敏感之身,你的一句話隨時可能讓你身首異處。
笙歌自然也清楚。
之前她是“哭冤鬼女”,現在西北地震平定,死亡人數控制在了5萬數,她成了大工之臣。
某種程度上,她是這個國家的信仰。
只要百姓信她,她就會被皇帝忌憚。自由會被控制住。
她以後想這麼想走就走,怕是不容易了。
府邸裡的細作會更多。
笙歌低頭跪拜,什麼話也不願意多說。
“郡主,怎麼見你不高興?可是有什麼事讓你不開心了?”皇帝問。
皇帝是個鬍鬚發白的老人了。盯著笙歌威嚴又不失仁慈。
“回皇上,淑淑自西北而來,看見太多人間慘案,一時之間感慨良多,不免憂思過度。”
“這一世太短,淑淑怕死後恍然自己一生蒼白無力,活得與死無差別。”
“世人多認為女子就該相夫教子,安居後院,不見外人。可淑淑見過了大好河山,便不想困於彈丸之地。”
笙歌叩頭跪拜,“求皇上將淑淑的婚約賜免,這一世可不嫁與人。”
這是一步險棋。
她既然是精神上的信仰,皇帝必定會想辦法把她放在皇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