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予晚無辜的摸了摸鼻尖。
……
萬壽節前一天,捷報傳來。
鮮禹投降。
大奉的二十萬鐵騎兵臨城下,鮮禹只堅持了十多日,已經潰不成軍。
自此對大奉俯首稱臣。
與此同時,瀚甸也打了勝仗。
可左都督肖任傳回的奏摺中,卻參了東平王一本。
因為她女兒肖易,險些命喪這場戰役。
十萬大軍,東平王趙司是主帥,經過分析,決定兵分兩路。
東平王趙司率領八萬主力軍直攻瀚甸的萬圩部落,而肖易率領剩下的兩萬兵將從瀚甸後方的鉄圩部落進行攻佔,兩軍會合,前後夾擊。
原本該率兵的是左都督肖任,但她剛到東郡邊境就因為水土不服病倒,這種狀態不適合打仗,所以就由她的女兒肖易代替。
十萬大軍,打一個兵力只有不到五萬的瀚甸實在是很輕松的事情。
肖任是這麼認為的,肖易也同樣。
所以即便腦海中依稀還記得當日霍予晚勸誡自己的話,肖任還是同意了東平王兵分兩路的意見。
肖易是同她母親一樣的悍將,一路攻城前進,殺到了鉄圩部落的深處。
此時,已只等趙司從前方接應彙合,八萬軍,同她接應是很快的事。
可她遲遲沒有等到。
肖易便率部下繼續深入。
可這時的瀚甸兵卻開始避其鋒芒,堅壁清野。
肖易孤軍深入,前無人接應,後糧草不濟。
瀚甸多叢林,悶熱的氣候加之叢林中的毒蟲蛇蟻,即便有胡太醫提前配置的藥物,她們還是有些難以忍受。
肖易察覺情況不對,打算向後撤兵,可瀚甸兵卻開始主動進攻,甚至繞到了她的後方,切斷了肖易本就不足的糧草補給。
她率領剩下的兵力拼死堅守,彈盡糧絕時,是她母親率領身邊駐守的幾百人小隊冒死沖進來救了她。
可即便如此,肖易率領的兩萬部隊,還是死傷慘重。
而肖任之所以要參趙司,是因為在她女兒肖易被圍攻之時,趙司率領的部隊就在她們的附近。
她明明可以出兵增援,可她沒有,坐視不理。
若不是肖任在營地遲遲等不到訊息,終於想起霍予晚的警告及時趕到,那肖易怕是回不來了。
而對此,趙司的辯解是,她當時受了傷,部隊也剛剛經歷過一場戰鬥,需要調整休息。
趙司的傷,是左手臂上的一道刀刃擦傷。
肖任把她手臂上的繃帶撕下來時,傷口上連一點血都看不到。
趙司是想報複。
報複姚約。
膽敢背信棄義,因為自己的弟弟就放棄她們的結盟。
肖易若是死了,她弟弟就成了剛成婚不到一年就喪妻的鰥夫。
報複霍予晚。
想用這場戰役壓制她的氣焰,那她就反手在這戰役上做文章。
肖易若死了,肖任白發人送黑發人,更會自此頹廢。
原劇情線,趙司就是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