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如此了,那火水宗遷怒我大王村,要殺得村子絕戶。請仙俠幫幫我們吧。”
黑夜長街的偏僻處,四個少年與一個修士,齊齊坐了下來。
交談得知,這位素有俠名的大修士,名叫李正,正如烏頭所打聽的,這幾日剛好野遊到落坡縣。
“正義的正。”修士笑著添了一句。
“上仙憐見,即便我幾人是山村野民,都素聞先生的俠義之心。出村之時,我就與許多村人都說了,有上仙在,村子便有救了。”寧景在旁冷靜開口。
固然有道德綁架的嫌疑,但莫得辦法,每一根活命的稻草,都需要拼命爭取。
果然,在聽見寧景的話後,李正的臉色變得微妙起來。
“聽你們的意思,一個火水宗的外門弟子,讓你們帶路,在村子後山摸鷹巢,然後被鷹啄死了。故而,火水宗便遷怒了村子。”
“確實如此,我們原本想了許多法子,但聽到上仙到了落坡縣,便覺著有了活命機會。”
李正抬頭,目光打量著寧景,久久才笑著開了口。
“巧舌如簧,你說話帶著心思。罷了,都求我頭上了,終歸不能見死不救。不瞞你們,去年在長稽郡,有人也遇著一樣的事,但凡我開了口,附近的宗門都會賣我幾分臉面。這事兒,我仁義劍李正,便幫你們了。”
頓時,少年們都露出喜色。唯有寧景,忽然側了頭,看向不遠處的黑暗。他總覺著,似有人影藏在裡頭。
“對了,我這人有個講究,不管去到哪兒,都喜歡留個名。或許你們幾個小郎不知,我仁義劍李正的名聲,已經傳遍四海了。”
“大仙俠放心,我們送五十擔——”
烏頭聲音未完,被寧景一下子捂住。
“上仙的恩德,斷斷不可忘。此後在落坡縣一帶,我們會為上仙立下功德碑,整個大王村的子孫後輩,都記著上仙的好。有日上仙開宗立派,這番聲名之下,定然是山門鼎盛。”寧景搶聲開口。
“寧景,你真的有些意思,比起他們,你聰明得有些過份了啊。”李正起身,拂了拂道袍,露出滿意的笑容。
“你們先回,這一二日,我便讓火水宗人來一趟,替你們村子賣個臉面。我說過,這事兒簡單得很,無需擔心。”
“多謝上仙。”
“多謝大仙俠!”
不多久,夜色與犬吠中,李正滿意地踱步離開。
“寧景,剛才還沒說送幾擔仙人糧。”
“他不要這些,要的是另一種東西。”寧景的眉頭,依舊沒有舒緩。以他上一世的經驗,這位仁義劍並不會盡全力來幫。
簡單的說,若是有益無害,做個順水人情肯定沒問題。但若是傷到他的利益根本,很有可能熟視無睹,甚至落井下石。
“寧景,你剛才說話好厲害。”
寧景呼了口氣,轉過身看著三個同村少年。或許在他們的心底,事情已經完美解決。但實際上,那種危機感還一直在他心頭縈繞。
“烏頭,你帶著一人,這一二日都留在城裡。”
“寧景,這是為何,那大修士都答應了。”
“凡事都會有不測。你們留在城中,便在暗處觀察那位大修士。火水宗的人來後,若他離開了縣城,你們記著,便立即在城中散出謠言……說大王村後山的鷹巢裡,藏著巨寶。”
烏頭只覺得腦子要燒起來,“寧景,怎說了?”
“正常來說,他若是成功幫了忙,應當會在城裡多逗留幾日,等著我們上門去謝。若他不肯幫,又或者被火水宗的人說服了,以他貪慕名聲的性子,定然要很快離開,以免臉上掛不住。”
頓了頓,寧景繼續開口,“到時候沒法子了,便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散出謠言將大王村的事情攪渾,引那些宗派人來爭寶。留下二人的話,到時候便可以分一人回村報信。”
雖然村子同樣會有危險,但比起屠村來說,尚還有活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