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閤眼緣的,自然是我們的新科狀元燕大人了!”謝清棋急忙找補。
路過的幾位朝臣本想著和新科狀元燕照雪說幾句話打個照面,誰知就見侯府的那位世子一路跟在人身邊,竟是寸步不離,完全不給旁人機會。
後面的人見狀紛紛小聲道:“看來關於兩人的傳言非假,你幾時見過謝家小兒來上過朝?”
金碧輝煌的大殿中,文武百官分列兩側,謝清棋身為四品忠武將軍,自然是站在武官的佇列中,可她目光卻忍不住頻頻往文官那側望去。
黎淮音的身影在人群中顯得格外醒目,雖然站在最後面,神情卻是專注而從容。
謝清棋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她知道黎淮音滿腹經綸,才華卓絕,如今終於得償所願站在了朝堂之上,成為了天下矚目的新科狀元,自己應該為她開心。可還是忍不住擔憂,風雲變幻的朝局中,她能否應對自如?
不知第幾次又扭頭去看時,黎淮音似乎察覺到了她的目光,微微側頭,兩人的視線在空中交彙。
謝清棋嘴角不自覺揚起一抹笑意,紛爭與權謀又如何,她會一直站在黎淮音身邊。
“謝卿。”
謝清棋抬頭,見皇帝正在叫她,忙出列行禮道:“陛下。”
“上次殿試閱卷一事,多虧你及時察覺文仲秋的過失,才沒有釀成大禍,朕就賜你親手所題的匾額一塊。”
“多謝陛下。”
蕭還臉色一變:“既然有賞那就有罰,文仲秋漏閱考卷,雖及時改正,但功過不能相抵。文大人已然年邁頭腦不是很清楚,不如就退位讓賢吧。”
朝堂上不免有些嘩然,文仲秋做了多年的國子監祭酒,現如今竟是直接被迫告老還鄉了。
文仲秋知道這次能保下一條老命已經是大公主從中求情的結果,只好謝恩領旨。
蕭還:“還有一事,昨日收到謝平遠加急送來的戰報,說這些天我朝將士在燕雲城固守不出,已經將禹國軍隊拖得身心疲憊,現下到了反攻的時機,特來請示。”
林首輔作為百官之首,率先發言,反對道:“既然燕雲城此刻牢不可破,不如就維持現狀,待禹國大軍耗不下去自然就撤兵了,貿然出戰,勝了則罷,若是敗了只怕又要損失一城。”
他身後的文官紛紛附和:“林大人言之有理。”
武官中資歷較高的大多都已經年老,很多都是跟著先皇南征北戰的老人,否則此次也不會讓謝侯爺帶兵前往。
至於官階較低的,就更不敢逆著林首輔的話發言了。
謝清棋眉頭微皺,她沒想到如今的朝堂已經到了如此文盛武衰的地步,難怪禹國能連下兩座城池。
“眾位愛卿都和林首輔一樣的想法嗎?”
“臣以為,應該出戰。”
蕭明燭扭頭,見說話之人是謝清棋,眼中閃過一絲贊賞。
周卓行見林首輔的臉色不大高興,立刻反駁道:“謝大人,你不能因為謝侯爺是你父親,便公私不分地贊同他的想法,我們現在商議的可是國家大事。”
另一名文官也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為此時應以不變應萬變,貿然出戰,恐難有勝算。”
謝清棋不卑不亢:“陛下,邊關兩城已失,若此時不予敵人迎頭痛擊,禹國必然以為我朝軟弱可欺,待他們休養生息之後,勢必會捲土重來,我們將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
蕭明燭邁步而出,“父皇,兒臣認為謝大人言之有理。”
本來還在觀望的蕭明燭一派見狀後立刻跟著附和,紛紛支援謝清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