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竹薇還禮,程戩正猶豫著要不要也還個禮,中年人已經拉開後車門,然後十分自然地從他手裡接過了行李箱。
“上去吧。”於竹薇拍拍他的胳膊。
兩人上了車。
路上,於竹薇一直靠在車窗上看著沿途的風景。程戩敏銳地察覺到她情緒不太對,比平時低落。程戩見狀便沒有多說話,讓她安靜地想心事。
中年人亦是一路無話,車子一直開到了山腳下,接下來的路只能步行。
程戩從中年人手裡接過行李箱,一旁的於竹薇:“謝謝阿叔。”
中年人似乎不太擅長表達善意,他沖於竹薇露出個非常短暫的笑容,然後輕輕拍了下她的肩膀:“以後常來,好久沒見你了。”
說完又回頭沖程戩點頭示意了下,也不等兩人多說什麼便上車離開了。
於竹薇沖中年人揮揮手告別,直到車子完全消失在視野中,才轉過身牽住了程戩的手,帶著他向通往寺廟的山路走去。
“他是誰啊?”程戩問道。
“算是個老朋友吧,年紀比我大不少,所以我叫他一聲阿叔。”於竹薇想了想,又繼續解釋,“他早年犯了些事兒,出獄後不知是為了贖罪還是其他緣故,經常去寺裡做義工,也受到了些點化,後來成了一名在家修行的居士。廟裡有一些不方便僧人出面的俗事,有時候會拜託他幫忙。”
程戩“哦”了聲,忍不住繼續試探道:“你們倆看上去挺熟的啊?”
於竹薇這次頓了頓,才開口:“嗯,我以前經常來寺裡,從山腳到車站這段路程,每次都是他來接送。”
程戩一聽她以前經常來這頓時來了興趣,剛要再問,於竹薇卻突然停下了腳步。他也跟著停下,一抬頭,這才發現清明寺已經近在眼前。
清明寺香火鼎盛,哪怕臨近傍晚,寺中仍有不少香客。但正門只有陸續出去的,沒有進門的香客了。
他們在寺廟正門的臺階前逗留了一會兒,於竹薇怕太顯眼,沒敢呆太久就拉著程戩繼續往前走,“我們從偏門進吧。”
為了讓自己看上去不要那麼顯然,程戩這次沒有戴墨鏡,還特地換上了醫用口罩而不是明星專用的3d立體口罩。缺點就是太悶了,他一邊走一邊把口罩從側邊扯開縫隙通風。
於竹薇領他去的側門不對遊客開放,要更偏一些。好在只有寺廟正門外是石階,其他路都修成了平緩的斜坡,程戩拖著行李箱沒有很費力。
幹走路無聊,於竹薇便和程戩聊起了清明寺的名字由來和歷史變遷。
清明寺始建於隋唐,意為:清明無塵,心如止水。
但到了明朝時,有個道士預言:明朝會滅於清人之手。
當時的統治者多疑,國家也在風雨飄搖之際,老方丈不願意寺廟捲入是非,便將清明寺更名為濟明寺。
後來清兵入關,改朝換代。清人篤信薩滿教和西藏喇嘛教,對本土佛教不甚尊重,為了避禍,濟明寺再次更名為淨無寺。
一直到了近代,重新修繕寺廟時,經過討論,才決定恢複原名:清明寺。
又走了大約二十分鐘,路上已經完全沒有遊客的蹤跡了,他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這裡是位於寺院西北角的小偏門,門沒關。
有個小沙彌坐在門框旁,身旁放了個掃帚,手裡拿著本經書正在全神貫注的看,絲毫沒有注意到靠近的兩人。
“眼睛都快捱到書上了,小心近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