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看了劉東家一眼,雙目相對,微微頷首。
劉東家就應聲道:“羅老爺爽快,那就這麼成交了!”
羅老爺見他不再殺價,也是鬆了一口氣,這個價,真是他能讓出的最大底線了,之前來看的那些人無不壓價到五千兩以下的,唯一一個給的高一點的也只肯加到五千二百兩,他這兩天都愁呢,本想著過個三四日還是如此的話,就這個價買了,虧點就虧點,畢竟,他們一家急著離開。
這一等吧,就等來了劉老爺,五千四百兩賣出,他心裡也敞亮多了。
也感激劉東家不趁機壓價,是以,羅員外大手一揮,十分豪爽道:“花花草草這些就不說了,這些個傢俱,劉老爺可有意一起要了?若是要,我都給你留下,一併只消再加兩千兩銀子即可!”
劉東家就看向石榴。
石榴掃了眼這廳中的紅木傢俱,也是做工精緻的,羅家豪富,一應用度上自是不苛刻,置買的傢俱這些也差不多哪兒去,瞧著也都是極新的。
這麼大的宅子,處處傢俱置買起來,確實也不便宜,端看她在州城買的宅子就知道了,那一整套的傢俱還是自己買原料自己打的呢,都花錢買,可少不了。
兩千兩銀子,倒也合適。
她便衝劉東家輕點頭。
劉東家接收到,轉頭同羅老爺道:“那就這麼說定了!不知羅老爺一家何時動身回鄉?”
羅老爺知他問話意思,當下就道:“劉老爺這就把宅子買下,咱們這就去衙門過了戶換了紅契,劉老爺只消容我們兩日,兩日後,我們就搬走!”
行李箱籠這些早都收拾好了,隨時都能出發的,又不用處理傢俱,這兩日,把擺設這些裝車帶著,後日一早他們就能啟程離開。
“好!”
石榴當即讓左成跟拂冬回去一趟取銀票來。
很快,銀票取來,一共七千四百兩,不用給中人費,省下不少,只消在衙門開具紅契過戶時交一份契稅即可,雖然也很多吧,但拿到了新鮮出爐的寫著李姓又有劉東家作保的名字和賣方的名字的紅契,石榴還是笑了笑。
這宅子大,她想著先算她買的,若有一天家人們來京城了,就有地方住了,畢竟,他們家人多,住外城也方便自在點。
至於範晉的宅子,她想著若是能運氣好碰到內城的宅子出售就好了,不用買大了,兩進的都行,畢竟,他們若是來京住的前提是範晉考中進士,到時候要上個衙什麼的,還是內城方便點。
從外城去,太耽擱功夫了。
是以,石榴又託了貴叔,讓他幫忙尋一個誠信的中人,留意一下內城的宅子。
再有,這買了宅子也要有人打理著,她帶來京城的人手不足,還是要添置一些的,另外,作坊的事,也需要買人手。
這京城他們初來乍到的,僱人也不知根知底,想想還是直接買人捏著賣身契在手裡更妥當。
這事石榴就交給了左成和歲綠,讓他們跟貴叔的人多跑跑,看看京城哪個牙行好,就這兩天,把人手買回來,等羅家那邊一搬走,他們就搬過去。
雖然劉家住著也沒什麼不自在的,但自己有房子了,還是住在自己的房子裡妥當,畢竟,她隨行跟著的還有這麼多的鏢師這些,人家的大廚房都要忙不過來了。
再者,她有她的事情要做,劉家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呢。
房子的事是暫時妥當了,下一個就是鋪面的事,事不宜遲,下晌貴叔就帶了她出門,去看他先前幫著接下的一處鋪子。
這處鋪子自然是在外城,就在裕泰坊出來不遠的長興街上,離正陽門大街也就是一街之隔。
這一整條街都是吃喝玩樂衣裳首飾這些的鋪子,熱鬧得很。
一路繁華也是看花了人眼,很快,到了一處關著門的鋪子前頭,“石榴姑娘,就是這裡了。”
石榴下了馬車,抬頭打量起這鋪子來,門臉雖只得兩間,但左邊是家布莊,右邊是家胭脂鋪,都是婦人姑娘家常會光顧的地方,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且還是個兩層的樓閣,等開了門進去一看,陣深也不淺,往後院去,後院帶著一個大大的院子,綴這七八間的屋子,寬敞得很。
“照石榴姑娘你交代說的,我特意挑了這麼個帶後院的,這七八間的屋子,不管是住人還是當庫房,都好得很。”貴叔說道。
石榴直點頭,她很滿意這裡,“貴叔費心了。”
鋪子是妥了,等第二日,歲綠和左成先買回來的第一批人就妥當了。
一批共有二十個年輕的女子,還有二十個婦人,其中好些人的家人也是一起買下的,倒時候就分做宅子那邊的人手,看門護院的,伺候花草的,打理荷塘的,灑掃衛生的,廚房做活的————
石榴直接讓歲綠領了他們來這裡,把歲綠留在了這裡,讓她帶著這些人學習做布偶,至於布料,隔壁的布莊再近便不過,布料的價格也十分的公道。
就是棉花貴,比他們幷州那邊還要貴上些,好在京城的物價本就不同,到時候她這布偶也自有定價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