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羊工坊開工
至於綿羊毛,石榴定的是二十文一斤。
一隻每年都剪羊毛的綿羊一次最多也就能剪下十斤不到的羊毛,一年剪兩次。
如此一頭羊一年能賺得四百文左右,單這麼聽是不多,但賣了羊也才一吊多錢,要有個幾隻羊的話,一年就能有幾吊銀。
且這往年也沒有想過能賣錢的東西,一下就能賣這麼多,這也是很叫村人們歡喜不已的了。
正好就到了春夏剪一次羊毛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做好了剪羊毛的準備。
這又是煮羊奶又是準備剪羊毛,還得進作坊做工的,兩個村那是忙的熱火朝天的,叫離得近訊息靈通的幾個村子的人看得都是眼紅不已。
他們怎麼就沒有天寶村這個好運氣呢?
也不知道李家還建不建作坊,要是建,下回可得爭取請人選他們村才好。
不過這都是不能確定的事,現在能確定的,就是李家的新作坊收羊奶收羊毛!
難怪去年下河村家家戶戶突然都養上了羊呢,有閨女媳婦是下河村的,當時也都是問過一嘴的,知道是李家讓養的,一準有用處,不過他們沒見著真章,也沒有那個閒錢和魄力,倒是有些跟著養的,不不敢多養。
這不像養豬,養豬他們是確定了李家一準收的。
眼下知道了,他們還等什麼?趕緊的,買羊仔,養羊啊!
不能吃上頭桌飯,這第二桌他們還能趕不上?
不說十里八村的繼養豬潮後這又掀起了養羊潮,只說響鼓坡的李家羊工坊今兒就正式開工啦!
羊工坊的佈局跟清河邊上的吃食作坊又有不同,只見圍牆將整個工坊都圍護了起來,只有兩道大門可供進入,要想翻牆,那牆頭上可是扎滿了荊棘和尖尖的碎石塊,沒兩把刷子的,上了牆準得被弄的一身傷,那尖石塊,扎著什麼地方可就說不定了。
前門有一丈多寬,綴在牆外頭有一間小小的門房,就跟後世的保安亭一樣的,專門在此守門的是下河村裡早些年打過獵的老獵戶翟老頭。
進了門去就是一排倒座房,靠門這間就是翟老頭晚上的住處,過去一間住的則是負責羊工坊巡邏防衛的四個護院其中的兩個。
剩下幾間倒座房就是談事休息這些的地方。
接著往裡去,入目的就是一個大大的院子,左邊打頭就是一間極大的飯堂,裡頭佈滿了一張張的長桌長凳,一次可容納三百號人在裡頭用餐。
右邊則是同等面積但分成了兩間的大屋子,這裡便是庫房區。
再往後,便是兩處又大又幹淨的茅廁,男女分開來的。
負責茅廁衛生和整個工坊內部衛生的是下河村的四個有些歲數的老頭老太太。
左面是奶片生產區,右邊是羊毛製品區。
奶片生產區沒有羊毛製品區佔地面積大,但也是一溜的小屋子和幾間大點的屋子,小屋子一間裡頭兩張火炕,這是專門烘製奶片的,前頭這大屋子便是奶片生產區,另一間是奶粉存放區,剩下一間則是奶片打包區。
而右邊的羊毛製品區也是一間間的屋子,分做了前後兩排,並行著的。
前頭一排如流水線一般,分工明確,從羊毛洗淨處理烘乾到梳理加捻,再到卷繞,然後進行染色,以茜草、蘇木、血藤、藍靛、石榴皮等植物染色,最後晾乾捲起來,便可送去後排打頭的屋子儲存。
接著便在這後排的生產間裡進行加工生產了。
生產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