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潛龍騰淵,鱗爪飛揚;
乳虎嘯谷,百獸震惶;
鷹隼試翼,風塵翕張;
奇花初胎,矞矞鬱郁皇皇;
干將發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
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美哉,我少年大曌,與天不老!壯哉,我大曌少年,與國無疆!”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篇經過葉初秋的改編的少年中國說,這篇文章,便猶如星火一般,點燃了張墨林心中的熱血。
看完這篇文章,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停頓半晌,才繼續往下看去:
如果你覺得這個國家不好,就去建設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現朝廷大開恩科,但凡生員以上,年紀四十歲之下,都可以來朝廷參加會試,透過會試後,即可參加殿試,殿試透過者,即可被皇上點為進士,入朝為官。
終有一日,老有所依,幼有所養,百姓不再流離失所,大曌從此海晏河清,國泰民安!
朕在京城,期待諸位少年的來臨,期盼與諸位一同建設國泰民安的新大曌!
“生員就可以直接參加會試?”
張墨林扭頭看了沈玉章一眼,滿臉都是不可置信。
科舉分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透過院試便是秀才,也叫生員;透過鄉試便是舉人;舉人再透過會試,成為貢士,貢士參加殿試後,成為進士。
一般來說,貢士成為進士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再參加殿試,不過是再次甄選出進士、同進士等等,以及讓皇上當場點出前三甲來。
前三甲,也就狀元、榜眼、探花。
不過古往今來,生員要先參加鄉試,成為舉人之後,才能參加會試,直接就能參加會試,這可是從來都沒有過壯舉。
“你這邸報是哪裡來的?”
因著這一點,張墨林甚至對這一份邸報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畢竟,對於科舉的流程,他再熟悉不過了,怎麼會有生員直接去參加會試的事?那整個京城豈不是一下會湧入幾萬人?
“這邸報自然是朝廷發的了,張兄你放心,這邸報絕對是真的,這個訊息也絕對是真的,如今好多得知訊息的生員都已經成群結伴去京城趕考了!”
沈玉章自然是知道張墨林在擔憂什麼,只認真的同他解釋,見到張墨林沒有說話,他又說道:“張兄,你之前不就是擔心不給那些官員送禮,就考不上嗎?現在不用擔心了,這可是大曌首次大開恩科,朝廷絕對不會允許有人徇私舞弊的。”
“這倒也是。”張墨林點點頭,心中已經有了些意動,沈玉章繼續在上面添了一把火,“張兄,大曌的未來,百姓的未來,可全在我少年,全在你我。”
聽到這話,張墨林臉上才露出笑容來,他看向沈玉章,道:“既然如此,那為兄就再去趕考一次,如果這次,還不中的話,以後為兄就徹底打消這個念頭,再也不會去參加科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