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鶴卿看到這藥方,眼神飛快地掃視著,似乎是在判定這藥方的可行性。
“你怎麼會想到用青蒿這味藥?”看完後,安鶴卿拿著藥方,抬頭看著葉初秋。
“醫書上看到的,書上說它有治療暑邪發熱、溫邪傷陰的作用。”
葉初秋連忙答道,實際上是醫書上直接寫了這味藥可以治療瘧疾,幸好她當時仔細看了一下它的功效,所以這會兒,倒是還能答上兩句。
“這味藥能用嗎?我當時是隨便配的。”
葉初秋又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畢竟,她就是個半吊子大夫,她當時是沒有辦法了,只能依葫蘆畫瓢照方抓藥,她根本就不懂醫術,就連他們這病,是不是瘧疾,她也不敢確定。
“用得挺合適。”安鶴卿忍不住嘆道:“青蒿到處都是,我怎麼沒想到拿它入藥。”
“我也是在書上看到的,且那時候,手上有的藥不多了,便依葫蘆畫瓢,自己開了藥方,抓了藥。”葉初秋謙虛地答道。
她也就是醫書多,在人家真正的大夫面前,她什麼都不是。
“還有你這柴胡也用得巧妙。”安鶴卿又讚了一句。
“是嗎?都是書上看到的,說它能退熱截瘧,我就用了。”
“你都看的什麼醫書?”安鶴卿忍不住問道,剛問完,見葉初秋遲疑,他又連忙說道:“若是不方便說就算了。”這時下,醫書都是各家的秘訣,輕易不會讓人知曉的。
“沒什麼不方便的,我看的《本草綱目》還有《傷寒雜病論》以及《神農本草經》等等。”葉初秋答道。
“你有傷寒論?可是張仲景張大家寫的?”安鶴卿聽到葉初秋的話,一時之間眼睛放光,急聲問道。
“是啊。”葉初秋點頭,心中卻琢磨著,原來這時下的歷史上,也有一個張仲景?
“可否借我一觀?”安鶴卿忍不住說了句,怕葉初秋不同意,他又說道,“我不白要你的,我這也半卷傷寒論,可以借給你抄錄。”
“你是治病救人的大夫,不過是一本書罷了,你想看,我當然可以借給你,不過我的書在家裡,你要,我可以回家拿給你,你可以抄錄一份。”葉初秋說道。
“真的嗎?”安鶴卿大喜,因為疾病,身體又猛地哆嗦了一下,他極力穩住自己的身體跟情緒,但還是難掩激動之色,“沒想到夫人竟然如此大方。”
“醫術本來就是要在不斷的交流中,才能進步,況且我又不懂醫術,如若我的醫書對你有用,那真是再好不過了,你是一個善良的人,醫書在你手裡,比在我手裡好。”葉初秋笑著說了句。
“好好好。”安鶴卿連連點頭,“那本《本草綱目》我倒是沒有聽說過,那又是何人所作?”
“那是一位叫做李時珍的醫學大家所寫,他感慨於現在醫書的繁雜,走遍千山萬水,花費大半生,親嘗百草,親看病例,再根據前人留下的醫書,終於寫就了這一本醫學聖典。”
“李時珍?”
安鶴卿覺得這個名字很是陌生,“若真如你所說,這個李時珍如此能耐,且心懷天下,至少是該跟張老齊名的神醫,為何在下從未聽說過?”
“今天你不就聽說了嗎?”葉初秋笑著說道。
安鶴卿聞言愣了一下,隨即笑了,“你說得對,名聲本來就是要靠人傳誦的,看來這位李時珍是一位真正心懷悲憫的醫者,他不愛虛名,忍受清苦,所以才能編纂出一本這樣的醫書啊,這位夫人,在下有個不情之請,能不能將這本……”
“你放心,這本醫書,我到時候也一併借給你,你若覺得對你有用,自可抄錄。”葉初秋點頭答道。
她不是愛出風頭的人,雖然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心,但並沒有拯救天下的智慧跟能耐,如若這醫書傳播出去,能幫助到這時下的百姓,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還未請教夫人貴姓?”安鶴卿朝葉初秋拱拱手,鄭重地問道。
“在下姓葉,夫家姓林,大家都喜歡叫我林大娘,或者林老太、林夫人都可以。”葉初秋說道。
“之前敦川出現糧荒,我聽女兒說,城裡便有一位林夫人運來了糧食,低價賣給百姓,莫非就是足下?”
“呃……她是我又不是我。”葉初秋沒否認也沒承認。
安鶴卿也沒再追問,只是說道,“林夫人,在下不過是頭一天見你,你便願意借出如此珍貴的醫書,莫非是因為小女的緣故?”
“啊?”葉初秋愣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