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過朋友圈,長髮女孩就收起了手機,和葉薔幾人一起說笑著向餐飲區走去。
而她們身後的影廳售票處,正有一對情侶因為兌換不了《倩女幽魂》的特價票,和售票人員爭吵。
影廳經理站在門口,正在向員工安排:“《倩女幽魂》再多加五場,不!十場!我管公司怎麼說,咱們又不是萬城聯合,難道放著錢不賺嗎?”
類似的情形在全國各大影院都在上演。
隨著《倩女幽魂》的觀影人次逐步上漲,由此而產生的口碑也開始醞釀,發酵,逐漸在觀眾之間蔓延開來。
朋友圈裡,關於這部電影的相關資訊也多了起來。
這是電影口碑發酵最重要的一個渠道,大家對於身邊的朋友總是更信任的,來自於朋友的安利,效果自然也是最好的。
於是乎,《倩女幽魂》的熱度開始迅速暴漲,呈指數級攀升了起來。
而這也很快反應在了電影的資料上。
很多影院都頻頻發現《倩女幽魂》的票開始屢屢售罄,除了萬城聯合,其他院線的反應都很靈敏,馬上就調整了排片。
不過加了場次之後,票還是迅速售罄,影院經理們就明白了,今年春節檔的黑馬出現了。
影院很現實,馬上就大幅調整了排片,排名靠後的電影很快就遭了殃。
《急速風雲》的排片直接被砍到了1,很多影院一天只給它安排了一場,甚至有直接下架了的。
《歸途》、《愛的箴言》和《天才少年》也被砍了一刀,排片驟降,縮減到了不足5的樣子,很是悽慘。
顧導的名聲很大,王百川的國民度很高,但這些在票房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商業電影市場,賣不出票錢是原罪。
在唾手可得的利益面前,是個人都知道該怎麼選。
這就是商業的殘酷性,唯利是圖。
事實也證明,影院的決定是很明確的,後來增加的那些場次,很快也被消化了,影院賺得盆滿缽滿。
而這些也都看在了萬城聯合旗下影院負責人的眼中,讓他們心裡很不平衡。
放著現成的錢賺不到,他們肯定不樂意,紛紛在向公司反應,申請調整排片。
然而,萬城聯合公司反饋回來的回饋讓影院老闆們很失望。
到了這個時候,萬城聯合依然不肯鬆口,只同意了他們削減票房表現不佳的電影的排片,但省出來的份額卻不能給《倩女幽魂》,只能給《笨賊妙探》。
但影院負責人也不是傻子,資料顯示得很明白,《笨賊妙探》的票房轉化比是遠不如《倩女幽魂》的,那影院為什麼要放著賺錢多的電影不賣,非要去賣賺錢少的電影呢?
影院方對於萬城聯合的怨言開始累計,而這些怨言在大年初三的票房出爐後,就開始集中爆發了。
大年初三的國內票房排行榜:
《月城:克隆人崛起》:萬
《劍冢》:萬
《倩女幽魂》:萬
……
《倩女幽魂》逆勢上漲了將近兩個億的票房,一舉衝到了排行榜第三位,甚至差一點都要超過第一梯隊的《劍冢》了!
在看到這個資料後,萬城聯合的影院方徹底忍不住了!
喜歡請忽略我的帥氣請大家收藏:()請忽略我的帥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