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記者被張嶸問得汗都下來了,但依舊嘴硬反駁:“網上的確有這樣的現象沒錯吧?”
“有這樣的現象和有大批這樣的現象是有本質區別的。”
張嶸冷靜強調:“一大批和一小撮完全是兩碼事,鬥音每天的活躍使用者超過四億,每天的影片上傳量超過千萬,你所說的使用者,總數又有多少?佔比又是百分之幾?誰主張,誰舉證,得用資料說話,李記者你說對吧?”
“……”
李記者眼角抽了抽,抬手擦去了額頭的汗水,心中忍不住犯嘀咕。
不是說這張嶸很少接受採訪嗎?怎麼經驗這麼豐富,說話一套一套的?
見他不語,張嶸微微一笑,正色繼續說:“關於你說的這種情況,我也略有耳聞,不過據我所知,只是一小部分年輕使用者為了博眼球,拍攝的段子,並不是真正的暴力行為。
至於你說那些使用者是在模仿我們電影中的情節,我是不敢苟同的,因為電影中的情節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如果你看過電影就知道,整部電影裡,宋明熙打阿牛的情節只有一處,就是在地鐵裡。
在那段戲裡,阿牛也彈了她一個腦瓜崩,而且相當的用力。
不過這並不是暴力情節,只是一種遊戲行為,宋明熙在玩之前也介紹了遊戲規則。
這一段情節的安排,是為了引申出阿牛十條規定中的第四條:如果她打你,一定要裝得很痛。如果真的很痛,那要裝得沒事。這一條代表的是包容。
所以打鬧只是手段,我想要表達的是,在一段感情中,只有懂得互相包容,才能長長久久。
我建議你認真讀一下那十條規定,那是維繫感情的十種要素,你要是能看明白,對你的感情生活絕對是有幫助的。
不過感情是比較私人的東西,也不能完全按照電影裡的方式來維繫,畢竟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要找到合適的相處方式,還需要自己去磨合尋找……”
那李記者聽得眼睛都直了,只看到張嶸的嘴巴在那兒叭叭個沒完。
好不容易等張嶸閉了嘴,他剛要開口,張嶸就先一步又開口了:“當然,我個人是很反對暴力的,包括家暴,無論是男暴女還是女暴男都一樣令人反感。
其實我一直都有在構思一個關於家暴題材的故事,我認為市場上應該有類似題材的影視作品,挖掘社會痛點,反應真實社會問題,這也是我們影視工作者應該擔負起的社會責任……”
李記者目光有些呆滯了起來,舉話筒的手都舉酸了。
旁邊的記者也換著菊花痛的手,忍不住唉聲嘆氣,很是無奈。
張嶸也太能叭叭了,人家別的明星接受採訪,都是惜字如金,能少說就少說,生怕說錯話。
張嶸倒好,一張嘴就停不下來了,叭叭個沒完。
叭叭也就算了,說的還都是些沒營養,沒話題度的廢話。
觀眾誰要看你說這些?
好不容易,張嶸才意猶未盡的住了口,看向那李記者問:“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李記者暈暈乎乎的剛要開口,兩旁的記者就齊刷刷的扭頭怒視著他,彷彿他再多說一個字,就要生吞活剝了他一般。
被眾人這麼瞪著,李記者再也不敢多說半個字,識相的閉上了嘴巴。
眾記者這才爭先恐後的問起自己的問題來。
生怕張嶸繼續長篇大論,記者們紛紛將話筒指向了佳琪。
有李記者在前,他們沒敢再問一些夾槍帶棒的問題,張嶸便也沒再插手,任由佳琪回答了起來。
佳琪的採訪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只要不遇到充滿惡意的問題,她的應對還是很得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