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戟看著江丞相離去的背影,深邃的眸子微眯:兵法有云,兵貴神速,諸位之爭,還是快刀斬亂麻才好,省得夜長夢多。
隔日,內廷傳來訊息,說是端妃娘娘在自己的宮裡抓住了一個可疑宮人,竟在其居住的屋子裡搜出了鶴頂紅,經過審問才知,這宮人因為前陣子做錯事被責罰,所以對端妃娘娘懷恨在心,故而在淑妃往來相送的點心裡下了毒藥,意圖毒害娘娘。
有“罪魁禍首”認罪,淑妃自然就是清白的了,內廷回稟了聖人,聖人二話不說,當即命人釋放了淑妃,為了安撫,擢升其為貴妃,總領內宮事務。
過了幾日,大理寺也查出了祭祀大典那場“意外”的真相,製作爆竹的工匠一時疏忽,這才導致事故,雖然與晉王無干,但祭祀大典到底是晉王一手安排,聖人褫奪了晉王親王之尊,罰其府內閉門思過兩個月。
這一場後宮陰謀,就此落幕。
淑妃捧著聖人擢升其為貴妃的旨意,心裡好生的不是滋味。
當初被帝王風姿迷惑,一心入了皇宮,經歷了這麼些年的明爭暗鬥,心底對趙澈的感情早就被磨平了。
帝王的寵幸哪裡靠得住,關鍵時刻,還得依靠孃家。
“母妃,您擢升了貴妃,怎的不高興?”齊王看著淑妃,臉上帶著疑惑。
淑妃將聖旨扔在一邊,拉過兒子,苦笑著道:“母親差點就被冤枉死了,心有餘悸,哪裡能高興得起來。”
“母妃為人最是中正,哪裡會做出給人下毒這等陰私的事來,父皇明察秋毫,不僅還了母親清白,還擢升了您以示安撫,可見父皇信任母妃,更愛重您,不僅是對您,這陣子父皇對兒臣,也似乎比從前更寵愛了。”
少年不更事,遇事還是看不透。
淑妃看著兒子道:“母妃被人陷害,並不是你父皇明察秋毫還我清白,他便是心裡明知我清白,恐怕還巴不得母妃就這樣含冤而去呢。”
少年聽聞這話,漸漸蹙起了眉頭:“母妃不該這樣說父皇。”他頓了頓,忍著心裡的不平,接著道:“兒臣知曉母妃因著宸妃母子的事而心有慼慼,父皇在這事上確實不近人情了些,但那是宣宸王忤逆父皇在先,所以父皇才會鐵血手腕,咱們恪守本分,父皇自會信任母妃,寵愛兒臣。”
淑妃知曉兒子惦記著儲君之位。
畢竟,眼下有資格爭奪儲位的只有端妃所出的晉王和他。
自從寧王的事後,趙澈便將注意力轉到了自己兒子身上,明裡暗裡的給與寵愛,顯然,帝王的示好,已經徹底收買了兒子。
淑妃忙拉過兒子,語重心長道:“我兒難道忘記了,當初你父皇亦是對寧王如此偏寵,到最後怎麼著,還不是毫不顧惜父子之情賜了鴆酒”
不待淑妃說話,齊王打斷道:“兒臣已經說了,咱們跟宸妃母子不同。”
淑妃見兒子這般看不透,心裡不禁懊惱,她強壓著火氣,道:“實話跟你說吧,此次若不是伱舅父使手段,咱們母子怕是已經步了宸妃母子後塵。”
見兒子不語,她又循循善誘道:“待咱們母子倒下,陸家就會跟著倒下,潘兒,你要記住,你雖是趙室子孫,但真正顧及你性命的只有陸家,咱們母子,只有依靠你舅父,才能在這深宮中得平安。”
有月票的支援下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