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還不餓,你吃。”這樣的音可是學不會的,繞、翹、實在。
往兩邊睃一眼,“二娃,你站幹啥,坐。”頭往旁一點。
二娃掐住鼻子,驚恐,“大哥兒,你有口氣!”退後。“好濃烈,這兒都還聞得到!”又退。
“哈——”一口在掌心,鼻子一吸,“哪兒臭了嘛?”嗔怪。
似受了啟發,旁三兒往後一仰,說,“口水?!”忙擦了擦臉。
“靈丹妙藥有咋子嘛。”不痛不癢的。
差點一頓,“意思我還該吃嘎?”比吞了個蒼蠅還噁心。
如今兩人的對話已經深深抓住一小部分人的心,如此噁心的,竟然聽得很仔細。
“知識的甘露。”
“——”
氛圍半秒寧靜。
幼指小蛇般伸進鼻孔,鑽了鑽。
同演的選手流露出不可思議,下面的觀眾,都驚呆了。
“你在挖鼻屎?”三兒快速反應,含苞待放的驚歎。
“俺癢!木法!”完了,還靈活的揉了揉鼻頭。
向其展示,“看,什麼都沒有。”嘿嘿…青蔥小指,如玉般,但,在鼻孔裡轉了一圈的滋味,啊——
有人凝目,嚥了咽口水。這樣的結局、畫風,措手不及。
其實只是角度問題。
這是個選美節目啊,當日,這驚世駭俗的一幕,被留念,成為本期報刊中央最大的版圖,題目:闕憶染扮醜、挖鼻孔,秒殺全場!
達到當日收視高潮,點選驚人;風雲熱搜榜50,還呈上升趨勢,一打闕憶染,後面就是挖鼻孔,各種;報刊大賣,議論紛紛,一面板報,就是闕憶染挖鼻孔的影象。
“嘁,這麼醜還好意思表演!”
“她懂什麼是‘藝術’嗎?侮辱這兩個字,一點美感都沒有,我的眼要瞎了!”
這樣的行為舉止,實在匪夷所思,難以形容,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走紅方式迥異、快速。評論,有好有壞,有極端,大多表示驚歎,並吧其來歷。開始有小的粉絲群,給她建立了一個貼吧。
闕憶染放下刊物,她不想扮醜的。
藝美前半期,都是各科交錯比,如果剛好遇到你不擅長的,可能就為止了。
這下抽到琴和書法。琴都是仙女閣配置的。
四人同時彈琴,武者兩耳可分別聽兩處曲。這音樂一旦交織,就難以分清,變成另一種音樂,你也可關注任一位。
“噔,當”“叮”“噔”各種音符開始起奏。
一段平順,漸漸夾雜一絲詭異,“叮叮”“咚”…意外。
好像,每當要合在一起,就又分開,不悲、不喜,風格有點怪。
這同樣不屬於這個時代的風格,不過不全是現代,她自己走的一種。每當走到一條路,自然就會想到下一條,在原有的基礎上,融合此處的因素,不至於難以被此地接受,顯得是有過渡的。只是你們沒想到,意外,但會發現流向這樣的音樂,更加開闊,動聽。
引人漣漪,這,好像,沒錯。
“叮,咚”沁一琴,弦不彈自演,按弦,銘晰眸底深邃。
這是第二次,不應該引起共鳴的。
細細聽,優哉遊哉,天意人為,我願快活。
“是誰,在彈琴?”窗外的雨、飛斜,似傾聽那抹不知地方的老故事。
吸引到越來越多的耳朵,本來只是聽一聽,不知有多少不再分散。
漸漸閉上雙眼,每處肌膚都在跳動,弦上的音符,天外的氈包、飛鳥,迷向它難料、怪誕、詭秘、奇譎,讓人久久幽魂、盪漾。
“咚——”止境。渙散的眼眸含著雨水波瀾。
每次都是這樣,不經意間撫琴,走到每個世界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