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放榜了。
“快,兄臺,還在這個飲茶作甚,趕緊去縣衙,縣衙就要發案了。”
一道聲音自食鋪門口傳來,早就等候多時的考生三五成群從縣城各處魚貫而出,有的性子急的,連忙朝著縣衙奔去,想搶佔一個好位置。
人潮彙集,人擠人。
這可比年關時,滋水縣表演的社火還要轟動。
“走,我們也去吧。”
書院內,白孝文聽見街上的喊聲,起身邀著三人一同去看榜。
他看到神色稍有些失落的鹿兆鵬,安慰道:“兆鵬,誰說縣尊一定會罷免該變法的文章,只要你不出格,縣尊說不定也會將你錄在副榜。”
副榜,入了副榜的考生是第一次沒有考好,可以參加下一次考試。這往往是雖然不合縣令心意,但是惜其才,錄入副榜。在接下來的考試中,若是入了縣尊的眼,說不定也能獲得參加府試的資格。
鹿兆鵬神色緩和,和幾人一同出去。
走到街頭。
只聽見響了三聲銃子,就有樂班吹奏著樂曲。
雖然放榜處圍著不少的儒生,但在幾人的奮力擁擠下,還是站到了二三排。不多時,就看到幾名書吏走了過來,手上拿著紅色的榜紙,貼在了牆上。
考試揭曉,謂之發案。
發案用的紙張呈現一個大海碗,也叫團案。總共取五十名,這是第一圈。圈內分為內外兩層,外層三十名,裡層二十名。
在榜紙上不寫姓名,只寫座號,即是考號。
沒在榜紙上面的,就叫做出圈或者出號。在圈外又設定了副榜為後補,若是進入了副榜就可以參加下一次考試,若是主榜的考生下一場考試考的不好,副榜就可補入主榜。
最後一場猶在主榜上的,就有了參加府試的資格。
而往往縣試以第一場正試為主場,比重最大,可以說進入內圈的二十名基本已經獲得了進入了府試的資格,只有外圈的三十名才有可能被副榜補入。
眾人忐忑不安,待書吏退下之後,立刻湊前看去。
“額在圈內,額在圈內,還是內圈……”
一個老年儒生激動的語無倫次,進去內圈,基本上就有參加府試資格、
就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
一些年輕,一腔熱血的儒生待看到自己的考號沒在榜單上,猶自有些不信,他們不像老年儒生,大多人都銳利進取,文章中鋒芒畢露。
以為會得到縣尊賞識,卻不料……卻是罷卷下場。
“額在副榜……”
鹿兆鵬有些欣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