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妹,你吃完了先回庵裡,我還有些事,晚點在回去。”將碗中的粥幾口喝盡,慧慈拍了拍自己師妹,隨後起身離開了。
從剛才兩名力巴口中的話,在到自己師姐現在的舉動,慧靜自然是知道自己師姐要去做什麼,因此她也沒多說,只是一個人默默的喝完了粥,然後回水月庵去了。
出了粥鋪之後,慧慈在縣城中轉了一下午,從側面打聽出了周青準備購奴之事,在天黑之後,回到了水月庵。
“師姐,你打聽的怎麼樣了?”自己師姐回來後,慧靜開口問了句。
“也沒啥大事,好像是一個有點兒身手的人,幫歐陽府解決了一些怪事,然後得到了二百兩黃金,他想以那二百兩黃金,在我們這裡購一批願籤賣申契女奴回去。”
“這可不能讓他如意,以我們縣裡的錢銀去換年輕的女兒身,也不知他是真買去做奴還是另有所圖。”
“你說的對師妹。”慧慈應了聲,說“我已經打聽清楚了,那人就住在城北的喜來登客棧,所以今晚我們就去盜了他的黃金,看他拿什麼去買女奴。”
慧靜聽後,連連點頭,很是贊同自己師姐的意見。
很顯然,在這渭安縣城中,被喚作‘君不知’的俠盜,正是這水月庵中的小師太。
而且所謂的俠盜君不知並非是一人,而是這師姐妹兩人,每一次城中有富紳家失竊,均是她們兩人一同行動的。
當然,這個秘密除了她們自己之外,也只有她們的師父知曉,常期以來,她們師父也沒有過多追問,只是假裝不知,因此君不知的名聲才在這縣城中越來越響。
這師姐妹兩人做這番事情若要追塑,還得從五年前講起。
在五年前,她們隨自己師父去縣城裡行善舉,碰到了一惡霸地主強佔縣城邊農戶耕牛之事。
由於師姐妹兩人自小就修習武藝,她們看到那農戶可憐,便決定為其出頭。
當天夜裡,師姐妹兩人便憑自身的好武藝進了那地主家,盜了他大把的錢銀,又將大部分錢銀塞進了農戶家的窗子。
結果自然是大快人心的,從這樁事開始,師姐妹兩人便在縣城中行起了她們認為的俠義之舉。
至於‘君不知’這個名號,也是有其典故的。
水月庵是在一百多年前出現在渭安縣的,這水月庵的建造者喚作無寧師太,這名師太的父親是一名大盜,以‘君不知’自稱。
後來他在某次盜竊的過程中被捉住,活活的被抽筋扒骨折磨死了,他女兒帶著家當跑到了這渭安縣城,建造了這座水月庵。
慧慈和慧靜師姐妹兩人在城中行了幾次義舉之後,便套用起了自己祖師的父親所用過的名諱來。
也正是因為水月庵的由來於此,她兩人的師父雖然是知道自己徒弟在縣城中行義舉,也沒有追問過一句半句。
因此,就有了渭安縣中的俠盜‘君不知’。
不過在縣城裡的人心目中,他們基本上都是認為君不知是名男子,誰曾想君不知不但不是男子,而且並不是一個人。
喜歡異聊齋請大家收藏:()異聊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