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帶微笑的周青從茶樓內走出,並非如往日那般往家裡走,而是去了永安巷。
他來到吳家時,一直昏迷的吳二憨在泡進浴桶過了沒多久後,就已經醒了。
在吳家小停片刻,周青拿著那根已經曬乾的家禽糞條朝縣城外走去了。
來到一處土墳堆中,他將那根糞條放在地下,隨後在周邊尋了些枯草蓋在上面,取了些水灑在枯草上後,就回家去了。
第二天天明前的半個時辰,周青又來到了土墳堆中,他扒開枯草,看見糞條上長出了一朵和他小手掌一般大小的綠色蘑菇,在菇身之上,還有點點黑斑。
看了眼綠菇,周青確認此菇與雜記中所載的墳菇一般無二後,便拿起糞條去了吳家。
“大嫂,你將這朵墳菇取下,與昨天我讓你備下的那些藥……”
仔細的交待了一番,周青揹著手離開了吳家。
一個時辰後,熬好藥的李桂花端著藥碗喂吳二憨喝下了。到了中午時分,吳二憨身體便恢復如初了。
下午,夫妻二人在商量一番後,備下了一份謝禮,準備去拜訪周青,行至巷中時,他們碰到了圍坐在巷中拉家長的幾名婦女。
“你是吃了啥靈丹妙藥呀二憨哥,我昨天還見桂花嫂愁眉不展,今天你就生龍活虎了。”一名婦人看見二人後,開口打了聲招呼。
“這多虧了八字巷中一位道行高深的道童子,我家二憨的病連劉半仙都沒有辦法,可是卻被那名道童子治好了。”李桂花稱讚了周青一句,又道“先不與你們說了,我們要去八字巷拜謝那位小童子。”
應了一聲,夫婦兩人便拎著謝禮離開了。
這方世界有一句俗語,謂之:婦人的嘴,流言的頭,七嘴八舌背後語,搬事弄非最本事。
這話說的雖是有些過,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很快,城西八字巷內住著一名修為高深,遠超劉半仙的道童子之言就在此間散播開來了。
……
三日之後的響午,周青走出家門,並非是去他常聽書的那間茶樓,而是要去街上購置些東西。
他之前聽的那則故事已經結局了,茶樓中的說書人也換了個新的,且故事並不合他胃口,所以近兩天他沒在去聽書。
“炊餅,香糯可口的炊餅……”
行至一條街中時,一名與周青身材一般高的矮小男子挑著一幅擔子吆喝著。
“大哥,給我兩個餅。”看到迎頭走來的矮小男子,摸出二個銅板遞了過去。
“好勒~”男子應了聲,拿起一張油紙包了二個餅遞給周青,又問道“小道長可是住在八字巷中?”
對於這莫名其來的問題,周青只是點了點頭,反問“大哥是如何知曉的?”
男子聞言笑了笑,說出了自己聽說的一些事,接著又包了一個炊餅免費送給周青後,才挑著擔子離開了。
“呵呵,還真是想不到啊,我在這縣城中也沒做啥事,竟有了這般名氣。”心中暗自覺得好笑的周青咬了口餅,隨後回家去了。
或許對於周青來說,名聲這東西來得莫名其妙,因為他就只是隨手幫了兩次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