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巧其實有些擔心蘅毅。
他這個人看似冷冰冰的無情,實則比很多人都有正義感,心裡有善。
韓巧怕他嘴上不說,心中自責內疚。
傷心傷身。
文羽拿了書信立即出發,前往三洲鎮。
多福這孩子堅韌也是真的堅韌,不是發熱就是咳嗽感冒,吃的藥比她吃的奶都多。
就這般還活著也是不容易。
楊大夫都住在了蘅府這邊,時刻關注著這孩子。
畢竟她活下來真的不容易。
好在煎熬了十多天後,過了七月十五這孩子倒是健康起來。
感冒沒了,咳嗽也沒了,本來就瘦瘦巴巴弱小的奶娃娃,漸漸有了血色。
不單單是韓巧,楊大夫、奶孃,伺候的人都鬆了口氣。
阿耀、和承也被韓巧接回來。
只是兩個孩子不樂意了。
他們更喜歡和孫可一塊玩,兩個姐姐的院子裡可比孃親院子裡更多好玩的。
晚上阿耀還是要找娘,白天是沒娘也沒關係,反正有姐姐呢。
韓巧一邊感慨,一邊更忙碌了。
城外的百姓簽字的簽字,簽字過後這賠償也要安排著發下去,給他們修建的房屋也需要修建起來。
這些百姓也可以聘請他們做工,給足了工錢就行。
搬遷後的地方韓巧早就買好,每一家按照人口分地,分修建房屋的位置,一家一家的過去,這是誰家的,這又是誰家的都安排的妥妥當當。
這修建房屋的事情比韓巧想的還要順利。
都是給自家修建房屋,青磚、黑瓦都由韓巧這邊統一給付,他們的親戚朋友,能喊的都喊過來為自己修建房屋。
家家戶戶都是獨門獨院,還有一塊地可以種菜種瓜,挖水井,修建茅房,田地離家雖遠,但是比起在城裡吃顆蔥都需要花錢買,這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
一人一畝土地,家裡人口多的,做夢都笑死。
一家兩畝田。
雖然都需要自己去開墾,但是很顯然的,量地的時候,是多給了一些的。
韓巧以為很麻煩的事情,有藍誠、朱聰、劉管家來處理,倒是很快的。
等到七月底的時候,城外的百姓都已經搬走,家裡能拿走的也全部拿走。
看著空蕩蕩的一片,韓巧深深吸了口氣。
“夫人,侯爺來信。”
韓巧忙接過信,迫不及待的開啟看了。
蘅毅在信裡說他八月十五會回來過中秋,等到阿耀週歲後再離開去三洲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