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的坐下後,蘅老頭坐在他身邊。
幾位叔伯一一坐下。
韓巧蘅毅坐主桌。
兄弟們坐一桌,孩子們分開坐了幾桌。
也算是涇渭分明。
“早上也沒做什麼好東西,隨便吃點,都是一家人不用拘著,隨意些。”
桌子上包子饅頭餅皆有,還有各種小菜、粥也有兩種,這叫沒什麼好東西?
韓袁氏看一眼身邊的韓父。
她不知道這一趟該不該來?反正從出門開始,韓父就沒個笑臉。
她知道他心裡堵,可誰心裡不堵呢?
但有什麼辦法?
這幾個月難道看的還不夠明白?韓巧對他們是真的說放下就放下了。
說不在意就不在意了。
逢年過節東西會給,但就是表面上的給,根本就不是什麼貴重東西,她打聽過,給蘅家兩老的也是這些東西。
給幾個兄弟家的也是這些東西。
她都懷疑根本不是韓巧親自準備,而是吩咐一聲,奴才們隨意準備的。
不得不說,韓袁氏猜對了。
韓巧已經不願意親自去準備這些東西了。
禮到別人沒辦法挑刺。
他們搬到郴州城後,韓家也給韓大成他們送過東西,寫過信,但是沒她韓巧一分一毫。
就連個問候都沒有。
蘅家那邊就不提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他們對她不聞不問,她還能給點回去,已經算是孝順的了。
招呼過後,韓巧吃飯就很安靜。
蘅毅給她夾了一塊燻魚。
燻魚下稀飯十分美味,韓巧也喜歡。
不過平時吃的少,也是偶爾才蒸一次。
韓巧看著蘅毅笑了笑。
夫妻感情好一眼就能看出來,都不用言語了。
蘅家人吃的那叫一個歡歡喜喜。
他們在鄉下,一年到頭都吃不上一頓這麼好的早飯,過年都沒吃這麼好。
幾個叔伯倒是心平氣和。
反正韓巧不是親生的,好不好都只能這樣子,再多是不要想了。
韓父、韓袁氏卻有些食不下咽。
韓巧對他們都沒有多餘的眼神,她應該還記著離開普益縣時,他們沒去送她的仇呢。
一頓早飯,心思各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