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乾帝走了,他在郴州留下的傳奇卻是平復不下去。
蘅毅也跟著水漲船高。
名聲大震。
尤其是那些需要拿字的富商員外老爺們,再次來到蘅府,就沒有空手的。
禮物重的蘅毅都不敢接。
馮老爺幫忙給字的時候,倒是從善如流的給接下了,讓劉管家登記造冊。
這種東西你只能接下。
接下了面子情也就有了,要買點什麼的,人家也願意給這個方便。
蘅毅他們也很忙,忙著選址。
韓巧也很忙,忙著準備韓熾的婚禮。
比較離六月初六越來越近。
夫妻兩個忙起來的時候,好幾日都見不上一面,說會子話的時間都沒有。
等到了五月底,恭親王妃讓人送了楊梅過來,顆顆黑透,阿耀最喜歡吃這種。
用線絞一點楊梅肉,他就能吃的美滋滋。
再用楊梅煮點楊梅湯,冰鎮一下,更是暢快極了。
孩子們喜歡,大人也喜歡。
韓巧忙停下來也喜歡喝上一杯,透心涼,心情也歡快起來。
一身疲倦也好似散去不少。
韓熾的婚禮自然是要大辦的,畢竟是第一個孩子成親,又是娶的郡主,辦太差可不行。
而且李覓的嫁妝,真的太多了。
多的韓巧看一眼都咋舌。
恭親王妃莫非是搬空了王府嗎?
王妃是沒有搬空王府,只不過是把自己的東西給的九成多而已。
恭親王看見嫁妝單子的時候,他震愣了好久好久。
才明白王妃跟他是離心了。
他氣勢洶洶的去找恭親王妃。
只見她正在教李覓持家。
韓巧也和恭親王妃說了,等李覓嫁去蘅家後,她就要去打理酒樓客棧的事宜,家裡的大小事務都得交給李覓和幾個孩子。
李覓作為嫂子,怕是要辛苦些。
所以持家之道,恭親王妃得教一教李覓。
韓巧為人溫和好相處,蘅毅沉默寡言,但為人寬厚。
兩個叔子還小,照顧好的同時還需要教導一二,三個姑子也是好友,倒是不用擔心相處不好。
主要還是繁瑣的事情多,一開始作為新媳婦怕是不好管理下人,好在她是郡主,身份就足夠壓制住那些別有用心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