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乾帝倒是覺得蘅毅的想法很有些道理。
“那如果讓你來徵兵,這些兵到了你手裡,你要如何來統御他們?”
“憑本事說話,有多少本事,吃多少飯,拿多少軍餉。所有兵入營都是小兵卒,一月後比試,層層選拔,然後授以官職。”
“一下子全部選出來?”昭乾帝問。
“不,先小隊長,再等一個月,讓這些小隊長比試……,選出更高一級的將。”
“即便是將士,也可以透過努力得到想要的職位。若是好多次訓練還沒有進步的,那隻能去做火頭軍了。”
蘅毅對這些目前還沒有完美的章程,但是他有個初步的想法。
每一個小兵卒在未上戰場前,都有一次兩次、無數次晉升的機會,只要他們足夠努力,足夠勤勞刻苦。
就不可能永遠只是一個小兵卒。
“我想著徵兵之後,找個地方開墾田地、山林,到時候別的不說,至少吃的能夠自己解決。”蘅毅又道。
這是他從韓巧讓白茶買山地開荒學來的。
去年那些地收成不咋樣,但是今年明顯好起來。
所以說,如果有土地、種子,農耕鐵具,所種植的糧食,一半分給將士們,一般歸軍隊所有,也就不用時時刻刻盯著朝廷糧餉。
減輕朝廷的負擔同時,也能保證自己的口糧。
蘅毅只是提出這麼個小小的建議。
昭乾帝、蘅叢山卻彷彿看見了大片大片的土地,成片的良田,不單單有老百姓,還有將士、以及他們的家眷。
一個王朝想要繁華,離不開衣食住行。
“你仔細說說。”
“我還沒有章程。”蘅毅倒是直接。
昭乾帝笑了。
覺得欣慰的同時又不免感慨。
他的那些兒子,兄弟,無一人似蘅毅這般,敢有話就直接說,不拐彎抹角。
就連隱瞞都不會。
昭乾帝絲毫沒有懷疑蘅毅,他總覺得他和蘅毅之間,應該比這會子更親切一些。
這種好感真是來的莫名其妙。
就像他會不顧眾大臣反對來郴州一樣。
他就是迫切的想來見一見蘅毅。
“沒有章程沒關係,這些事一時半會也成不了,你可以仔細想想慢慢來。”
“是。”蘅毅應下。
扭頭去看蘅叢山,默默的詢問,他是否可以走了?
“皇上,到用晚膳的時辰了。”蘅叢山低聲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