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照打不誤1更)
蘅府
韓巧把侄兒、侄女們都留了下來,烏泱泱站了一片。
畢竟韓家堂兄弟多,各家孩子也多。
大大小小加起來快一百個。
最大的已經娶妻,孩子都兩三歲了,小的還蹬蹬蹬跑著要找娘。
“你們都在,我今兒也想跟你們聊聊,是否願意跟在我身邊的事情。”
“我呢,過些日子就要去郴州那邊了,那邊離西山村很遠,騎馬也要五六天,慢一些來回半個月。”
“跟在我一起去呢,一年到頭見不到爹孃,爹孃有個什麼事情你們也不能在身邊盡孝,雖說男兒志在四方,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敢想敢著,總能闖出一番天地。”
“而且跟在我去郴州,要求是很高的,讀書、認字、練武是最幾本的,盤賬、醫術也要稍微有所涉及,會很辛苦,也會很累,達不到要求還會被責罰,肯定不如在父母身邊來得輕鬆快意。”
“願意跟著我的,站這邊來。不想去郴州,又滿十六歲的站在這裡,已經去學堂啟蒙讀書的不要多想,好好讀書。”
願意跟著韓巧去郴州城的也才七個人,十六歲加不願意去的有十五個,另外的都已經去學堂了。”
女孩子們現在也在家裡學廚藝,想著以後到快餐店去幫工,賺的多,婆家好找。
從韓巧說會添妝兩畝田後,她們的親事已經上了一個檔次。
要是能去快餐店幫工,又會高一個檔次。
她們倒是想跟著去郴州,但又捨不得家裡。
就連韓明家幾個孩子,都沒有站出來。
韓巧對此沒有任何意見,路是他們自己選的,以後是好是歹也是他們自己過。
她能做的就是跟她去郴州的好好教,至少以後可以獨當一面。
“好了,十六歲的過來拿錢,這是我作為姑姑給對你們的期許和投資,等以後賺了錢,得連本帶利還我。”
若是虧了,這事也就翻篇了。
這也是彌補他們不能讀書科舉,和那宅院無緣的一種補償。
二十兩銀子已經不少,做個挑貨郎的小買賣,走街串巷完全沒問題。
只要肯動腦子、肯吃苦,賺錢的門路還是不少的。就算什麼都不做,拿去開荒種地,這一代或許沒啥子出息,但是能造福下一代。
路是他們自己選的,要怎麼走,還得靠他們自己。
願意跟她去郴州的六個孩子,自家就佔了三個,大房兩兄弟大成、大勇,二房大虎,大伯家一個孫子韓光,二伯家一個韓寬,么叔家小兒子韓宇。
“你們幾個回去就收拾東西……”
“姑,我們東西已經收拾好了。”韓大成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