蘅毅搖頭。
他還真沒看出來和泓、趙歡娘、趙雲娘之間有什麼不妥。
“你仔細想想,從進入和家大門開始回憶一下,就會發現不妥的地方。”韓巧細心的引導著蘅毅。
蘅毅又不笨。
他只是憨實了些,又沒人教他察言觀色。
他按照韓巧說的仔細回想。
“和泓見到我的時候,想和我說點什麼,後面他沒有說。”
“聽我們買宅院、酒樓的時候,兩人臉色好像有些變化。”
“趙雲娘出現的時候,和泓和他媳婦的神色都不對,兩個人好像一瞬間就變了……”
“還有他們說話的語氣。”
蘅毅與韓巧小聲說著。
韓巧輕輕點頭。
誇道,“你看,你這麼一尋思,就尋思出來了。”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只要多分一點心思來觀察,就能看出來身邊人情緒的變化。”
“高興、不高興,心情的變化都會用表情、動作彰顯出來。”
“除非你遇上那種特別會偽裝的人。”
韓巧握緊蘅毅的手,“遇到這種人,你一定要謹慎,不論說話還是做事,都不要放鬆警惕。”
“這種人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背後給你致命一擊。”
“至交好友從不是一個人付出,而是兩人有共同的目標,經歷生死,從刀山火海里闖過。”
韓巧並不想嚇到蘅毅。
但看他好像真的什麼都不懂,又怕他以後走上社會吃大虧。
蘅毅其實是懂的。
他雖然少了些見識,但對危險很有直覺。
就像在山裡打獵一樣,這個人好壞他說許看不出來, 但這人隱藏在心中的惡意他卻能感覺到。
“阿巧姐, 你放心,我會好好學的。”
韓巧笑。
握緊了蘅毅的手。
她也不想總跟他說這些沉重的話題。
普益縣的夜沒有宵禁確實是熱鬧的, 小攤販們都把攤位擺出來。
韓巧索性把阿爺、阿奶、三孩子都喊出來一起走。
也買點他們喜歡的東西。
爺奶都是節儉慣了的人,孫秀、孫依、孫可也是過過苦日子的小孩,看看熱鬧就行,真要她們買東西, 她們也捨不得。
韓巧見一個攤位前賣的帕子、荷包繡功都很好, 賣東西的是位中年婦人,瞧著有四十來歲。
見韓巧拿起帕子、荷包看,她立即熱情的跟韓巧介紹,“這都是我家閨女繡的, 您瞧瞧繡功可精緻了。”
繡功確實精緻, 針腳也細密。
韓巧讓三孩子過來看,讓她們一人挑一個荷包。
“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