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飯之後。
張秀才也沒有要求張進他們好好待在小院裡溫習讀書了,而是帶著張進他們出了門,走出了永家巷,直直地就往一個方向來。
金陵城是繁華熱鬧的,到處都是人來人往的,這還是董元禮、朱元旦他們第一次身處於這熱鬧繁華的街上,之前不是坐在馬車上,就是待在小院裡不曾出來,沒法親身體會這金陵城街上的熱鬧繁華。
此時,身處於其中,他們又是忍不住左觀右望的,但也不敢太過放肆,依舊老老實實地跟在張秀才的身後,不敢到處去遊玩閒逛。
只是,張秀才一直朝一個方向走著,走過了一條又一條熱鬧的大街,不曾停下來,以至於每當朱元旦他們看見什麼有意思的東西,想要停下來仔細看看,也沒那個機會,不然張秀才就要走遠了,他們只能緊緊跟在張秀才身後,對於街上的熱鬧,也只能走馬觀花一般地看看而已。
就這樣,在這金陵城,一條街又一條街地走過去,走了許久,終於張秀才是停了下來,道:“我們到了,今天我要帶你們來的就是這裡了!金陵城的進士樓!”
張進等人聞言,也顧不得看其他的熱鬧了,都轉頭看了過來,就見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座三層高的高大精緻的樓閣,樓閣上書寫著三個大字“進士樓”,這樓閣大門還是敞開著的,除了他們以外,出出入入的還有許多人,而且看起來都是讀書人的樣子。
看著這樣一座高大精緻的樓閣,方誌遠他們卻是疑惑了一瞬,不知道這今天張秀才帶他們來這裡又是為何啊?
那朱元旦就小聲地向梁謙詢問道:“梁二哥,這進士樓怎麼修的這麼高大精緻啊,而且為什麼叫進士樓,有什麼出處嗎?又是何人所修建啊?”
他這一問,張進他們也是豎起耳朵聽著了,其實他們也好奇這個,雖然心裡也各自有所猜測的,但猜測終歸是猜測,還是要從梁謙這位本地人中得到確認才好。
這梁謙聽問,就笑道:“你們第一次來金陵城,卻是不知道,眼前這進士樓和那金陵書院是同時修建的,都是當年的文信侯所修!”
“據說,當年文信侯不僅辦了金陵書院,又修建了這座樓閣,取名進士樓,他說,且看看我們金陵府歷年來能有多少人科舉之路走到最後,能夠得以金榜題名中進士,若是能中進士者,就將他的名諱籍貫生平都書寫於一張紙上,在這樓閣中裱掛起來,供後人瞻仰,所以這裡面掛的都是歷年得以中進士的金陵府的讀書人了!”
“哦!原來如此!”
眾人恍然大悟。
方誌遠則是看著那出出入入的讀書人,又是忍不住問道:“所以,這些人都是來瞻仰那些中進士的前人了?”
梁謙點頭應道:“嗯!是的!每年府試院試,或者鄉試,都有很多讀書人前來這進士樓瞻仰一二,也是討個吉利,沾沾文氣!”
張進聞言,則是看著前面的他爹張秀才若有所思起來,這他爹把他們帶到這裡來,應該不只是讓他們來瞻仰或者沾沾文氣的吧?應該還有別的目的才是!
這時,不等他多想,張秀才轉頭就招呼道:“走吧,我們也進去瞻仰瞻仰吧!”
說完,他當先邁步往前走去,張進等人忙是跟上,不一時他們就和其他遊人一般,進入了這高大精緻的樓閣之中。
張秀才沒有在第一層停留,直接帶著他們往第三層來了,然後停留在一塊裱起來的生平介紹中,抬頭看著。
此時,也有人和他們一般站在這裡抬頭看著瞻仰著,就可聽見有人小聲議論著:“這是蘇老先生吧?哎呀!蘇老先生可是我們朝廷第一次開科舉的進士啊,也是第一個被裱起來掛在這進士樓中的,據說還是文信侯親自書寫,親自掛上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