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對單位處5萬以上10萬以下罰款&bp;B.對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以上5萬以下罰款&bp;C.對直接負責主管人員處5萬以上10萬以下罰款&bp;D.沒收違法所得
21、隱匿、轉移、變賣、損毀被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查封、扣&bp;押的物品的,實施的處罰有(&bp;)
A.罰款&bp;B.沒收違法所得&bp;C.沒收非法財物&bp;D.責令停業整頓
22、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暫行辦法》所指的同一產品,是&bp;指:(&bp;)
A.同一標準生產&bp;B.同一商標&bp;C.同一規格型號&bp;D.同一批次
23、抽樣機構、檢驗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bp;)
A.在實施抽樣後以任何方式將監督抽查方案有關內容告知&bp;被抽樣生產者、銷售者&bp;B.轉包檢驗任務或者未經組織監督抽查的市場監督管理部&bp;門同意分包檢驗任務&bp;C.利用監督抽查結果開展產品推薦、評比,出具監督抽查產&bp;品合格證書、牌匾等&bp;D.向被抽樣生產者、銷售者收取抽樣、檢驗等與監督抽查有&bp;關的費用
2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抽樣人員不得抽樣:(&bp;)
A.待銷產品數量不符合監督抽查實施細則要求的&bp;B.有充分證據表明擬抽樣產品不用於銷售&bp;C.有充分證據表明擬抽樣產品只用於出口&bp;D.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標註試製、處理、樣品等字樣的
25、關於網路抽樣,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p;)
A.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的本行政區域&bp;內的生產者生產的產品和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bp;的產品進行抽樣時,可以以消費者的名義買樣&bp;B.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網路抽樣的,應當記錄抽樣人員以&bp;及付款賬戶、註冊賬號、收貨地址、聯絡方式等資訊&bp;C.抽樣人員購買的樣品應當包括檢驗樣品和備用樣品&bp;D.抽樣人員應當透過截圖、拍照或者錄影的方式記錄被抽樣&bp;銷售者資訊、樣品網頁展示資訊,以及訂單資訊、支付記錄等
26、依據《最佳化營商環境條例》,作為辦理行政審批條件的&bp;中介服務事項,應當有(&bp;)依據。
A.法律B.法規&bp;C.部門規章&bp;D.國務院決定
27、(&bp;)、有腐蝕性、有放射性等危險物品以及儲運中&bp;不能倒置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產品,其包裝質量必須符合相應要&bp;求,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作出警示標誌或者中文警示說明,標明儲&bp;運注意事項。
A.易碎&bp;B.易燃&bp;C.易爆&bp;D.有毒
28、生產者不得有下列哪些行為(&bp;)
A.不得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bp;B.不得偽造產地,不得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bp;C.不得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誌等質量標誌&bp;D.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bp;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29、常見的非醫用口罩的執行標準有哪些(&bp;)
A.K/KP類勞動防護口罩《呼吸防護用品&bp;自吸過濾式防顆粒&bp;物呼吸器》B&bp;2626-2006&bp;B.日常防護型口罩《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B/T&bp;32610-2016&bp;C.民用衛生口罩《團體標準《民用衛生口罩》(T/CTAC&bp;55-2020&bp;T/CTA&bp;09104-2020)&bp;D.PM2.5防護口罩《&bp;PM2.5防護口罩》(T/CTCA&bp;1-2015&bp;)
30、生產再加工纖維的禁用原料有哪些(&bp;)
A.醫用纖維性廢棄物&bp;B.使用過的殯葬用纖維製品&bp;C.來自傳染病疫區無法證實其未被汙染的纖維製品&bp;D.國家禁止進口的廢舊纖維製品以及其他被有毒有害物質&bp;汙染的纖維和纖維製品
31、生產許可證證書分為正本和副本。許可證證書應當載明&bp;的內容(&bp;)。
A.企業名稱和住所&bp;B.法定代表人或者經營者姓名&bp;C.產品名稱、證書編號&bp;D.發證日期、有效期
32、市場監管部門可對下列哪些單位和人員進行監督檢查&bp;(&bp;)。
A.對生產列入生產許可證目錄產品的企業&bp;B.對銷售列入生產許可證目錄產品的單位和個人&bp;C.生產許可證核查人員&bp;D.指定的生產許可證檢驗機構及其檢驗人員
33、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違法嫌疑證據或者舉&bp;報,依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可以行使下列職權&bp;(&bp;)
A.查閱、複製有關生產列入目錄產品的單位的有關合同、發&bp;票、賬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bp;B.對有證據表明屬於違法生產列入目錄產品予以查封或者&bp;扣押C.對有證據表明屬於用於違法生產列入目錄產品的原材料、&bp;生產工具予以查封或者扣押&bp;D.對有證據表明屬於違法生產列入目錄產品的生產經營場&bp;所予以查封
34、企業未取得生產許可證而擅自生產列入目錄產品的,工&bp;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應當依法作出下列哪項決定。(&bp;)。
A.責令停止生產&bp;B.沒收違法生產的產品以及用於違法生產的原材料、生產工&bp;具&bp;C.處違法生產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bp;D.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35、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未按規定在產品、包裝或者說明&bp;書上標註生產許可證標誌和編號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bp;門應當依法作出下列哪項決定。(&bp;)。
A.責令停止生產&bp;B.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bp;貨值金額30%以下的罰款&bp;C.處違法生產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bp;D.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36、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bp;)。
A.企業用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生產許可證的,由質&bp;量技術監督部門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bp;B.承擔發證產品檢驗工作的檢驗機構偽造檢驗結論或者出&bp;具虛假證明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單位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bp;以下的罰款&bp;C.檢驗機構不得從事與其檢驗的列入目錄產品相關的生產、&bp;銷售活動,或者以其名義推薦,檢驗人員可以以其個人名義推薦&bp;D.企業被吊銷生產許可證的,在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同一列&bp;入目錄產品的生產許可證
3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作出撤回生產許可的決定。&bp;(&bp;)。
A.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生產許可的&bp;B.生產許可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修改或者廢止的&bp;C.准予生產許可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bp;D.依法可以撤回生產許可的其他情形
38、被許可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作出撤銷生產許可的&bp;決定。(&bp;)。
A.企業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生產許可的&bp;B.濫用職權、翫忽職守作出准予生產許可決定的&bp;C.超越法定職權作出准予生產許可決定的&bp;D.違反法定程式作出准予生產許可決定的
39、取得生產許可證企業提交的企業自查報告應當包括以下&bp;哪些內容(&bp;)。
A.行政機關對產品質量監督檢查的情況&bp;B.企業生產狀況及產品變化情況&bp;C.企業名稱、住所、生產地址等變化情況&bp;D.申請取證條件的保持情況
40、關於食品原料、食品新增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說法,以&bp;下表述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