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選題(共&bp;100&bp;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p;)。&bp;A.任何企業未取得生產許可證不得生產列入目錄的產品&bp;B.任何企業未取得生產許可證不得銷售列入目錄的產品&bp;C.銷售企業不需要取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因此,即使銷&bp;售列入目錄的產品也不必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bp;可證管理條例》&bp;D.單位和個人可以銷售或者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列入&bp;目錄的產品
2、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有效期為(&bp;)年。&bp;A.2年&bp;B.4年&bp;C.5年&bp;D.10年
3、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屆滿,企業繼續生產的,應&bp;當在生產許可證期滿(&bp;)向所在地省級市場監管局提出換證&bp;申請。&bp;A.6日前&bp;B.30日前&bp;C.6個月前&bp;D.任何時間內
4、《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規定&bp;的吊銷生產許可證的行政處罰由哪個部門決定(&bp;)。&bp;A.只能由國家質檢總局決定&bp;B.原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發證機關&bp;C.省級稽查機構&bp;D、以上都不對
5、國家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的工業產品目錄應當由哪個部&bp;門批准(&bp;)。&bp;A.國務院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bp;B.產品行業協會&bp;C.消費者協會&bp;D.國務院
6、下列產品哪些不屬於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bp;)&bp;A.電線電纜&bp;B.危險化學品&bp;C.化肥&bp;D.機動車制動液
7、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內,企業生產條件、檢驗手段、生&bp;產技術或者工藝發生變化的。(&bp;)&bp;A.企業應當及時向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報告,並在許可證有&bp;效期屆滿30天前提出換證申請;&bp;B.企業應當及時向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申請備案,市場監管&bp;部門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予以辦理;&bp;C.企業應當及時向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提出申請,換髮生產&bp;許可證證書;&bp;D.企業應當及時向所在市場監管部門提出申請,由市場監管&bp;部門重新組織核查和檢驗。
8、縣級以上地方(&bp;)負責對違反生產許可證管理法規的&bp;違法行為進行查處。&bp;A.當地政府&bp;B.市場監督管理部門&bp;C.行業歸口管理部門&bp;D.其他行政管理部門
9、國務院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bp;轄市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主管部門應當將辦理生產許可證的有&bp;關材料及時歸檔,公眾(&bp;)查閱。&bp;A.有權&bp;B.無權&bp;C.應當&bp;D.不得
10、企業被吊銷生產許可證的,在幾年內不得再次申請同一&bp;列入目錄產品的生產許可證(&bp;)。&bp;A.1年&bp;B.2年&bp;C.3年&bp;D.4年
11、國家對產品質量實行以(&bp;)為主要方式的監督檢查制&bp;度,對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影響國計民&bp;生的重要工業產品以及消費者、有關組織反映有質量問題的產品&bp;進行抽查。&bp;A.檢查&bp;B.抽查&bp;C.監督&bp;D.普查
12、監督抽查的樣品應當在(&bp;)中隨機抽取。&bp;A.市場上或者企業成品倉庫內的待銷產品&bp;B.企業樣品庫&bp;C.企業生產車間&bp;D.企業檢驗場所
13、生產者、銷售者對抽查檢驗的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bp;到檢驗結果之日起(&bp;)內向實施監督抽查的產品質量監督部門&bp;或者其上級產品質量監督部門申請複檢。&bp;A.七日&bp;B.三十日&bp;C.十五日&bp;D.十日
14、負責結果處理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責令不合格產品&bp;的被抽樣生產者、銷售者自責令之日起(&bp;)內予以改正。&bp;A.六十日&bp;B.三十日&bp;C.十五日&bp;D.十日
15、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妥善儲存抽樣文書等有關材料、&bp;證據,儲存期限不得少於(&bp;)年。&bp;A.兩年&bp;B.一年C.三年&bp;D.五年
16、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的複查檢驗費用,由&bp;(&bp;)支付。&bp;A.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bp;B.組織監督抽查的部門&bp;C.有關檢驗機構&bp;D.當地政府
17、凡已經國家監督抽查的產品,自抽樣之日起(&bp;)內,&bp;各行業、企業主管部門,地方質量監督部門和其他部門對該企業&bp;的該種產品不得重複進行監督檢查。&bp;A.三個月&bp;B.六個月&bp;C.一年&bp;D.一個月
18、到企業進行抽樣時,至少應當有(&bp;)抽樣人員參加。&bp;A.1名&bp;B.2名以上(含2名)&bp;C.3名&bp;D.4名
19、抽樣之後,在市場上抽取的樣品,檢驗機構還應當以特&bp;快專遞書面通知產品包裝或者銘牌上標稱的生產企業,並由該生&bp;產企業確認樣品的真偽。企業接到書面通知(&bp;)日內無任務書&bp;面回覆的,視為確認該產品為該企業所生產。&bp;A.7&bp;B.9&bp;C.10&bp;D.15
20、被抽查企業或者經過確認了樣品的生產企業對檢驗結果&bp;有異議的,應當在接到《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檢驗結果通知單》&bp;之日起(&bp;)日內,向組織實施國家監督抽查的國家質檢總局&bp;提出書面報告,並抄送檢驗機構。逾期未提出異議的,視為承認&bp;檢驗結果。&bp;A.7&bp;B.9&bp;C.10&bp;D.15
21、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提高產品質量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bp;發展規劃,加強對產品質量工作的統籌規劃和組織領導,(&bp;)&bp;生產者、銷售者加強產品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bp;A.鼓勵、倡導&bp;B.引導、督促&bp;C.組織、推動&bp;D.鼓勵、引導
22、(&bp;)級以上地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bp;的產品質量監督工作。&bp;A.省&bp;B.較大的市&bp;C.縣&bp;D.鄉鎮
23、根據《產品質量法》規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p;)。&bp;A.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排斥非地區和本系統企業生產的產&bp;品進入本地區、本系統&bp;B.產品質量應當檢驗合格,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bp;C.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和其他國家機關有包庇、放縱產品生產、&bp;銷售中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的,依法追究其主要負責人的法律責&bp;任&bp;D.各級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和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阻&bp;撓、干預依法對產品生產、銷售中違反產品質量法規定的行為進&bp;行查處
24、根據《產品質量法》規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為檢&bp;舉人保密,並按照(&bp;)的規定給予獎勵。&bp;A.國家市場監督管理部門&bp;B.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bp;C.國務院&bp;D.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25、根據《產品質量法》規定,未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bp;的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工業產品,必須符合&bp;(&bp;)。&bp;A.國際通行標準&bp;B.企業標準&bp;C.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bp;D.產品包裝上註明採用的標準
26、《棉花質量監督管理條例》中規定“棉花經營者銷售棉&bp;花,必須每批棉花附有(&bp;)憑證。&bp;A.質量&bp;B.企業&bp;C.銷售&bp;D.合同
27、《棉花質量監督管理條例》中規定:棉花經營者應當分&bp;類別分(&bp;)置放所收購的棉花。&bp;A.品種&bp;B.品級&bp;C.等級&bp;D.批次
28、《棉花質量監督管理條例》規定:棉花經營者向用棉企&bp;業銷售棉花,交易任何一方在棉花交易結算前,可以委託(&bp;)&bp;對所交易的棉花進行公證檢驗。&bp;A.纖維檢驗機構&bp;B.計量檢測檢驗機構&bp;C.中介性檢驗機構&bp;D.專業纖維檢驗機構
29、《棉花質量監督管理條例》中規定,棉花經營者銷售經&bp;公證檢驗的棉花,必須附帶公證檢驗證書,其中(&bp;)還應當粘&bp;貼公證檢驗標誌。&bp;A.進口棉&bp;B.出口棉&bp;C.倉儲棉&bp;D.國家儲備棉
30、《棉花質量監督管理條例》中規定:棉花經營者收購棉&bp;花時,應當按照(&bp;)排除異性纖維和其他有害物質後確定所收&bp;購棉花的類別等級數量。&bp;A.行業標準和技術&bp;B.國際標準和技術規範&bp;C.企業標準和技術要求&bp;D.國家標準和技術規範
31、企業根據自願原則可以向國務院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可&bp;的或者國務院市場監督管理部門(&bp;)的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申&bp;請企業質量體系認證。&bp;A.委託&bp;B.授權&bp;C.許可&bp;D.認可
32、國家對產品質量實行以(&bp;)為主要方式的監督檢查制&bp;度。&bp;A.抽樣取證&bp;B.執法檢查&bp;C.抽查&bp;D.抽樣檢驗
33、生產者、銷售者對抽查檢驗的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bp;到檢驗結果之日起(&bp;)日內申請複檢。&bp;A.5&bp;B.10&bp;C.15&bp;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