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打起鼓來,敲起鑼來哎,
推著小車來送貨,
車上的東西實在是好阿!
有文化學習的筆記本,
鋼筆,鉛筆,文具盒,
姑娘喜歡的小花布,小夥扎的線圍脖。
穿著個球鞋跑地快,打球賽跑不怕磨。
秋衣秋褲後頭垛,又可身來,又暖和。
小孩用的吃奶的嘴呀,
撓癢癢的老頭樂,
老大娘見了我呀,也能滿意呀!
我給她帶來漢白玉的菸袋嘴呀,
烏木的杆呀,
…………
這首歌描述的就是貨郎。
貨郎,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職業,唐宋時期就有貨郎這一職業。
南方的貨郎一般是挑著扁擔,北方的貨郎則大多數是推著獨輪車,走街串巷販賣各種生活用品。
在九十年代初期以前,農村裡總是少不了這樣的貨郎。
一直到九十年代以後,隨著交通的逐漸發展,貨郎才逐漸退出人們的視線。
其實到了八十年代後期,貨郎的生意已經不太好做。
在那個交通不發達的年代,貨郎是鄉村最受歡迎的人之一。
小媳婦、老太太、小孩子們最喜歡貨郎,尤其是小孩子,貨郎一來,小孩子們就追著貨郎跑。
那個年代,物質匱乏,一塊糖都不捨得一次吃完,饞了舔一口,一塊糖能吃好幾天。
貨郎來了車裡扁擔裡)有許多好吃的東西,比如最好吃的糖果。
至於你說小孩子沒有錢?
這個不要緊,貨郎可不光是賣東西,他們還收東西。
什麼破銅爛鐵,什麼破衣服爛鞋子,反正只要有一點點價值的東西,他們都要。
說破銅爛鐵,破衣服爛鞋子有些誇張。
但是雞蛋、刺繡、鞋墊、山珍海貨這些東西貨郎都要,都可以拿來換自己需要的東西,貨郎的交易很多時候就是古老的以物易物。
這才是貨郎受歡迎的原因。
農村的熊孩子們,雖然沒有錢,可是難不住他們,山林裡採點蘑菇,河裡捉幾條魚,家裡偷個雞蛋,總能換到他們心愛的糖果靈食或者玩具。
在七八十年代以前,鄉村裡總是少不了關於貨郎的傳說。
什麼貨郎奇遇記,貨郎勵志故事,貨郎報恩記,貨郎復仇記,貨郎私奔記,貨郎拐帶兒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