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九,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或者說今天有一個非常隆重的活動,祭祖。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一早起來,各家各戶開始準備祭祖的供品。
人與人之間的攀比總是無處不在,就連給祖宗上供也是攀比的物件。
當然了,大家都是一個老祖宗,所以這種攀比,不能說是惡意的攀比,大家攀比的也只是對祖宗的孝心。
就好像兄弟幾個,你給咱爹買了一件衣服,我就給咱爹買個手機,比的是孝心。
大家想當然的認為誰家給祖宗的供品好,老祖宗就會多保佑誰家一點。
張家的男人們在張狼的爺爺帶領下,前往宗祠,祭拜了祖宗。
二十九祭祖,給祖宗上香,是男人的事情,女人不能參加。
這也是中國人常說的繼承香火,家裡沒有男孩,過年沒有上香的,就等於斷了香火。
這樣的風俗在農村尤為強烈,這也是為什麼計劃生育在農村一直都是重災區。
作為已經被明確的族長繼承人,張狼排在第二位,站在爺爺的身後和族老們站在一起。
張狼的身後則是按照輩分排列,後面排的人越多,說明家族越興旺。
張家的兒孫們,在爺爺的帶領下為祖宗獻上供品,然後上香。
最後是讀悼詞,悼詞無非就是對祖先的緬懷,對過去一年的回顧,對未來的展望,請求祖宗保佑這些內容。
讀完悼詞給祖宗磕完頭,這祭祖就算是完成了。
祭完祖,大家就分開了,這時才是上墳,各支去給自己的直系長輩上墳。
祭祖上墳總是略顯沉重的一項活動,可是對於熊孩子們來說,則是又一次的放縱。
一進臘月二十三,熊孩子們就放了圈,無論他們怎麼瘋跑,怎麼玩耍,都不會捱揍,就是有一樣不能出村子。
不然就是年三十,該揍的還是得揍。
今天則不一樣,他們可以盡情的在山上撒歡,只要不離開大人的視線就沒事,這個時候家長都是格外的寬容。
上完墳回來,剛走到山腳下,就發現董家的人,正漫山遍野的尋找著什麼。
還有一群人聚集在山腳下著急的商量著什麼。
張狼上前叫過山柱,“發生什麼事了?”
看到張狼,山柱好像看到救星一樣,一把拉住他,著急的說道:“狼叔!你來了,太好了!趕快讓張家的人幫忙找找!”
“彆著急!慢慢說!怎麼回事?找什麼?”
山柱一個大老爺們,這會急得說話都帶了哭腔,“我家剩子不見你,這一轉眼的功夫就不見了。”
張狼一驚,東北的山林可和別處不一樣,尤其是他們處在大山裡,野外到處都是野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