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黑水河,河面上的積雪已經被清理乾淨,露出下面厚厚的冰層。
冬捕是生活在東北和內蒙的人們,為了彌補冬季食物不足,而組織的一場狩獵活動。
到了後世,冬捕變成了旅遊觀光的一個景點。
黑水河河面最寬的地方有一百五十多米,當然也有二三十米寬的狹窄地帶。
冬捕選擇的是最寬的水面。
冬捕第一步,就是找魚窩,也就是確定鑿冰洞的位置,這個可是技術活,只有經驗豐富的魚把頭才能準確的找到魚窩。
站在冰層上,張狼眨眨眼。
河底的魚群游來游去,清晰的映照在張狼的腦海裡,甚至能夠清晰的感受到魚群的情緒。
好吧!必須承認這也是土地神位帶來的一項本領,作為神仙,哪怕最底層的神仙,也是有神識的。
魚把頭是田莊的,田莊的位置是在黑水河的河灣處,有一個與黑水河聯通的仙人湖,世代以打魚為生。
張狼他們趕到的時候,魚把頭田長繼安已經找出了魚窩,訂好了冰洞的位置。
冰洞一般10米到15米一個,冰洞的數量是根據漁網的大小來確定的,最大的漁網需要鑿出500多個冰洞。
除了入網口和出網口的冰洞大一點之外,其他的都是二三十公分的小洞,這些小洞是為了穿杆控制方向的。
當然了那是後世,現在鑿的冰洞也就七八十個,畢竟用的都是最原始的拉網方法。
用耕牛、騾馬拉絞盤來拖網,漁網太大的話也拉不動。
張狼站在冰層上不動聲色的檢視了一下冰洞的位置。
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的指揮,田繼安選擇的冰洞位置正好把一個魚群給包裹了進來。
這可是一個大魚群,一尺兩尺長的魚比比皆是,甚至還發現了許多超過三尺長的大魚。
“繼安大哥,我們也來幫忙,看看有什麼我們能幹的活啊!”
“狼崽來了!你們先看著,等一會幫忙拉網咖!”五十多歲的田繼安抽著菸袋鍋子,笑呵呵的和張狼打招呼。
好吧!他們這些人也就能幹這個活了,和岸上正在吃草料的牛一個工作。
倒是周書記、童局長他們不甘心幹看著,“田老哥,我們也幫忙鑿冰洞吧!這活以前我們幹過!”
“周書記,這怎麼好麻煩你們!”田繼安放下菸袋鍋子,有些侷促的說道。
“沒事,我們過來就是想回味一下過去的時光,早年年為了弄口吃的,可沒少鑿冰窩子!”周書記笑著說道。
張狼在旁邊打趣道:“喲!老班長您還幹過這活呢!”
周書記回憶起過去,興致非常的高,“這活怎麼了?狼崽我告訴你,我這找魚的本事不比魚把頭差!想當年要不是去參軍,可能我也乾魚把頭了!”
童局長笑著說道:“哈哈!狼崽你不知道吧,當年過鴨綠江,打老美的時候,隊伍裡卻糧食,就是老班長帶著我們去鑿冰窩子撈魚當糧食。為這老班長還得了一個三等功呢!”
“哼!流氓!”旁邊一個聲音打斷了張狼和童局長他們的對話。
婦女主任湯圓,也在圍觀冬捕,看到張狼,瞪著圓圓的眼睛,氣鼓鼓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