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野豬扛回家後,一群人忙活了整整一天時間,還好人很多,要不然真的處理不了這麼多野豬。
由屠夫一家來主刀,其他人一起把肉給做成香腸和臘肉,火腿,燻肉等。
屠夫一家得了三個大豬頭,每個過來幫忙的人各得了十斤肉。
大家都要特肥肉,這個時候他是最高興的,因為自己真不想要那些肥肉。
雖說七嬸看到肥肉都給了大家,但是這也沒辦法。
老媽對於肥肉倒沒什麼感覺,因為現在家裡對於肉來說,早已沒了多大的需求,所以也在一旁勸著七嬸。
當天晚上還做了一頓下水,讓大家吃的不要太過癮。
一直忙到晚上八九點的時候,家裡才安靜下來。
一大家子坐在大廳中聊著天。
他把大家都叫來坐來,對老媽說道:
“娘,從明天開始,您就別再去出工了,在家教姐姐們學習吧!”
“不上工?那村裡那邊怎麼辦呀?”
從這個回答上可以看得出,老媽這個時候的傳變,老媽不再太擔心糧食問題,更多的是聽取了自己兒子的建議。
“娘,現在家裡上工的只有您和嬸子,家裡孩子多,嬸子也不用太去出工。
我是這樣想的,咱又不是獵戶,但咱們家的糧和肉,比起村裡不管誰家都多。
娘在家專職教大家學習,嬸子也在家專職照顧這個家。
村裡出工,就當是給自己和大家放個假,偶爾一個星期去幾天就行,這樣的話,村裡也不會說我們什麼。”
老媽聽到這,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七嬸畢竟是農村人,基本是沒什麼文化的,聽到他說的話很不理解。
但對於七嬸來說,進了這個家門起,就把自己的定位放的很正。
既然這個家,是以林小石為主,那麼就要聽林小石的,不管是自己還是自己的孩子,七嬸都有交待過。
他看到家裡兩個大人沒說什麼,孩子們更沒得說,全都安靜的聽著他安排。
“以後家裡不管誰,就是嬸子也一樣,學習的時候都一起學。
而到村裡出工時,都和村裡說出工那些活輕的,一個星期去兩天,就當勞逸結合。
這個冬天起伶姐和玢姐兩個,必需加強學習,把相應的成績提高,明年九月份,就去城裡上初中。
芳姐還有大姐二姐三個,必需到公社上小學。
柱子四兄妹也一樣,我會和村長叔說,到時候一起去公社上小學。
娘也知道,咱們農村娃想要出頭,唯有讀書和當兵兩條路可以走,所以現在上學就成了孩子們的重點.....”
他一個人在那講了一個晚上,一直到十一點半大家才回去睡覺。
準備散去時,老媽突然問道:
“小石頭,大家都有安排,那你做什麼呀!”
“嘿嘿!我!玩呀!娘認為我還用學嗎?”
他用英文回答的老媽,因為很長時間,對於上過大學的老媽來說,這些外語都沒怎麼用,但是老媽記性還是很好的。
要不然也生不出這麼利害的兒子出來啊!
老媽不但學過英文,還學過蘇文。
也只是一會兒時間,老媽才解讀出兒子的話。
老媽只是疑惑了一下自己兒子怎麼會說英文,但也沒問什麼。
大家這個時候都排隊洗澡去。
睡覺還是兩個房間,而小新就和自己家一起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