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當狗頭軍師湯嘉賓用一系列腦補和吹逼忽悠沙定洲,順帶也忽悠自己的時候,在已被佔領的緬甸北部,許多大型馱獸正在行動之中。
沒錯,它們都是大象。
把象這種陸地上最大的獸類用於戰爭,是人類數千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但有趣而諷刺的事實是——把大象用於戰場正面對抗,其實是比較蠢的主意。
太過聰明,太過心理脆弱,還會鬧脾氣,遠不如馬那麼耿直頭鐵,偏偏殺傷力還太過巨大,一旦瘋狂起來敵我不分……所以戰象看起來牛逼,其實是用錯了地方,大象正確的開啟方式其實還是用作運輸輜重的馱獸。
大象的載重量可達到千斤,這一點相比於馬匹有巨大的優勢。沒錯,透過拉車的方式,馬也可以拖著千斤之重的貨物走,而且由於馬比大象“苗條”的多,走一頭象的空間可以走n匹馬,在拉車方面象優勢不是很大。但你考慮一下車其實是需要路面平整的,東南亞那大片的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哪有那麼多平整的路面好走?這樣一來負重量大,可以馱起重型武器的大象就非常有存在價值了。
數量龐大的大象,在皮鞭的驅趕下運輸著沉重的大殺器……這是最容易看到的景象,卻不是全部。真相往往比你看到的更加可怖和血腥——害怕大象逃跑了不幹活怎麼辦?自然是給它們“喂藥”啊。稍微仁慈一點的人會喂煙草,兇殘一些的直接喂給鴉片。當大象染上了煙癮甚至毒癮,自然不會跑路了,至於這麼玩大象會活活累死?那有怎麼樣?十七世紀可不是二十一世紀,那大象多的很,遠遠沒到需要保護的地步,死了一批大象正好吃肉,然後再從林子裡抓來一批就行。
大象運輸物資,穿越莽莽叢林一事,以人的標準來說自然是“大事情”,但相對於雲南、緬甸之間的廣闊叢林,這事情卻又顯得那麼小。十七世紀的雲南邊境地區是典型的土司林立,各種“寨主”、“洞主”、“頭人”、“族長”一手遮天的地區,這些家夥說白了是處於原始社會後期至奴隸社會早期的“部落首領和奴隸主混合體”,就如同《三國演義》裡孟獲請來的那些外援一般,要說蠻勇那確實有點蠻勇,但說是“村通網”那也是真的“村通網”。
在後世一些仙俠題材的遊戲、小說裡,往往極度誇大了蠻荒之民的“法術能力”,例如什麼蠱毒之術、五毒教之類,還往往能扯到女媧傳人,聽起來牛逼哄哄的。至於實際上……如果他們真會什麼驅遣妖獸的法術,也不至於終年窩在山溝裡當大王了,至於“蠱”,嚇唬人的玩意兒,心理暗示術的成分較多,“毒”倒是有,不過最多的仍不是動物來源的毒液,而是植物來源的“見血封喉”。
見血封喉學名:antiaris toxicaria esch.又名箭毒木,多生於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下的雨林中,喬木,高二十五到四十米,胸徑三十到四十厘米;具乳白色樹液,樹皮灰色,春季開花。是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是一種劇毒植物和藥用植物。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劇毒,一經接觸人畜傷口,即可使中毒者迅速心髒麻痺心率失常導致),血管封閉,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們稱它為“見血封喉”。分佈於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廣西、雲南南部。。斯裡蘭卡、印度包括安達曼群島)、緬甸、泰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而在十七世紀,雲南邊境地區的土司,沒有浸透見血封喉毒汁的毒箭都不好出來見人,而在潮濕、悶熱的叢林之中,突然冒出來一支冷箭射中你,然後你就中毒而死了,這種情況確實很有威懾力,因此許多土司也認為,只要他們依託險峻的山地建設堅固的寨子,儲存大量的食物,再加上可怖的毒箭,就足以挫敗絕大多數進攻。
然而在這一天,那些原始的手段,被證明並沒有什麼卵用。
————分割線————
孟定府,第一座被新阿拉伯帝國扶植下的莫臥兒帝國染指的雲南城池。
在流官和土司勢力全牙交錯的雲南,孟定府和耿馬安撫司算是拴在同一條草棍子上的螞蚱,雖然名義上是府,但實際規模比縣城大不了多少,倒是為了紀念漢朝將軍馬援徵南,孟定府又稱馬援城還是挺威風的,不過很顯然,名字威風不能當飯吃。
莫臥兒帝國軍隊穿越了崇山峻嶺、潮濕密林,大軍和巨象的響動確實引發了孟定府防衛部隊的警覺,不過很顯然,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龜縮防禦就是勝利”上面。
這並不是消極厭戰,而是環境使然——在熱帶季雨林中作戰,補給線很難保持,大量的軍隊聚集在一起,蚊蟲密佈又是人獸混雜,很容易爆發瘟疫,縮排城內的軍隊只要自己不亂,撐到城外的軍隊亂了那就是勝利,至於城牆被人強行轟開,大軍殺入一事,並不在“傳統的”考慮範圍內。
雖然堂堂一個府城窮的和縣城似的,但由於時不時地面臨土司火併等“開片”事件,這孟定府的城牆修築的還是很用心的。至於沒錢包磚?用夯土湊厚度啊,你看那城牆修的和小山脈似的,就算用紅衣大炮來轟,也得轟上好久。
因此當莫臥兒帝國的軍隊在城外開始準備“炮擊”的時候,縮排城內的孟定府軍民普遍感覺壓力不大,甚至還有人想這炮彈鐵疙瘩也是值錢的玩意,到時候打進城裡了要多撿點兒。城頭有佛朗機炮、劈山炮、虎蹲炮、火繩銃嚴陣以待,耿馬安撫司還派來了一大隊的毒箭手協助守城,怎麼看怎麼都是讓“天竺賊寇”有來無回的架勢。
然後……然後他們就被打懵了啊。
天竺人雖然歷史上多災多難,亡國時間佔一多半,但開了掛的工匠還是有點本事的,舊時間線上的天竺工匠能為鐵普蘇丹做出射程將近五裡的“大火箭”,那麼在新時間線上有了新阿拉伯帝國的“指引”,天竺工匠們更有了開掛的資格,事實上,用於攻擊孟定府的火箭彈普遍射程都在七裡以上,部分特大號的超過了九裡,相比於孟定府的火銃、炮和弓箭,說是超遠距離強拆也絲毫不為過。
於是乎孟定府的守軍非常鬱悶地處於“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悲催狀態。按理說雲貴高原潮濕,建築物不那麼容易被火箭的尾焰點燃,但就算一開始沒有火,卻也有煙,濃厚的、嗆人的、讓人無法忍受的煙,更何況有不少火箭彈的頭部裡還有火油罐,就這麼打下去孟定府城裡遲早是一片火海,至於你說反正守不住,幹脆攻過去如何?理論上可以,但你不要高估孟定府守軍的勇氣。
敵人武器射程遠——敵人武器先進——敵人勢力強大——肯定打不過——出城必死無疑——縮在城裡也是必死無疑——幹脆逃跑吧……你看,這就是無能之輩的思維方式。至於文官有守土之責,棄城而逃會被嚴懲?醒醒吧,這麼嚴格的戒律是在亂世一錢不值,反倒為此丟了性命實屬不智……
孟定府的守軍做出了讓莫臥兒帝國軍隊都感到不可思議的舉動——在攻城僅僅持續一天,城內損失還不算大的情況下棄城而逃,導致進攻方一度以為這是什麼陰謀,探查了老半天才敢入城,這時候能跑的都跑的差不多,不能跑的也基本上死幹淨了。而城內的糧庫、銀庫多少還有一些存貨,不過這點戰利品顯然遠遠不能滿足將軍和教長的胃口,所以在短暫的休整之後,他們又向更東邊的耿馬安撫司發動了進攻。
後世的人往往對深山老林裡的居民存在某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奇幻版的就是卡林姆多的暗夜精靈,科幻版的就是潘多拉星球的納美人。不過實際上,山清水秀和窮山惡水只有一線之隔,至於生活安逸,你問那些“娃子”了麼?
所謂“娃子”,說的當然不是小孩子,而是被統治者,包括“百姓娃子”、“安家娃子”、“鍋莊娃子”很多細類,而其中大部分其實是平民甚至奴隸。這些人面朝泥土背朝天,又受到毒蛇猛獸、瘟疫疾病的侵蝕,那是真正的消耗品,至於那占人口不足百分之五的統治階級,自然是高高在上,吃香喝辣,雖然這些所謂的吃香喝辣者生活水平遠遠不如富裕地區的地主老財,但娃子們的處境也比富裕地區的佃戶更慘。一些部落、寨子直到二十世紀仍有血腥的人祭儀式,更不要說在更加蠻荒、更加黑暗的十七世紀。
如果你要說這些土司相對於流官有什麼“優點”的話,那就是死戰到底的決心,畢竟城池對於流官來說是“朝廷的”、“公家的”,扔掉了沒那麼心疼,而寨子對於土司來說是“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兒”,要丟了就啥都沒有了。為自己家的財産拼命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只不過——
依然沒有什麼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