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之所以湧向貢院,就是為了熱鬧,想想南杭城一兩億的玩家聚集在一起,是多麼大的聲勢!
而且,據說貢院的風景不錯,如果直接進入考場,自然是沒法感受到那種熱鬧和欣賞欣賞那裡的美景了。
這樣想著,簡傑也跟著人流隨波逐流,流向貢院。
來到位於南杭城東南的南杭貢院,作為鄉試的考場,大門正中懸掛“貢院”二字大匾。
跟著人流走進貢院裡,入眼便是一棟高三層的樓閣,這棟樓閣叫做明遠樓,是南杭貢院的中心建築,位於南杭貢院建築群的中軸線上。
“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矣”,明遠就取自這句話。
明遠樓樓高三層,底層四面為牆,各開有圓拱門,四簷柱從底層直通至樓頂,樑柱交織,裡面皆窗。登臨四顧,整個南杭貢院一目瞭然。
明遠樓起著號令和指揮全考場的作用,是考試期間考官和執事官員警戒、發號施令的地方。由於其地位與作用的特殊性,使得貢院內的建築,包括貢院以外一定範圍內的建築,在高度上均一律不準超過明遠樓。
為了防止考場與外面的串聯作弊,南杭貢院的外面還建有兩道高牆。兩牆之間留有一丈多寬間距,形成一圈環繞貢院的通道。
圍牆的四角又建有四座兩丈多高的崗樓,圍牆的外面也留有一圈空地,嚴禁百姓靠近,這便是棘闈。
明遠樓的東部和西部,為秀才考試食宿之所,名叫號舍。nc秀才可不像玩家一個小時就能完成考試,nc的考試共分三場,每場考三日不說,三場還都得提前一天進入考場,且考試結束後,還必須等一天才能出考場。
號舍中的考棚叫作“號房”,都是一間一間的,作為專供考生在貢院內的答卷和吃飯、住宿的“考場”兼“宿舍”。
想想考生的吃喝拉撒全都在一個高6尺,深4尺,寬3尺的號舍裡。每年的農歷八月,正值江南的秋老虎季節,蚊蟲張狂肆虐,氣候悶熱異常。
此時,放置於號巷尾部的糞桶,經暑氣一蒸,臭味彌漫,令人窒息。因此坐在糞桶附近的考生就非常倒黴了。
據說曾經有位才華橫溢的考生就因為坐在巷尾的“糞號”而受到影響,被燻得頭暈眼花,無法考試。三場過後,不但沒有考中,還悲催的生了一場大病,差點丟了性命。
想想現代的學生在高考時緊張的出現各種生理不適,真是不該,跟古代比起來,環境和政策真是好的太多,古人若能穿越過來看到現在的高考環境,那也得嫉妒的要死吧!
號舍充分體現了科舉考試的公平,因為考生不論高低貴賤、家庭經濟狀況如何都可以參加科舉。
貢院裡的監考很嚴,考生進入貢院時,要進行嚴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著作弊的東西。
科舉不僅是考核成績,也是考核考生的人品。比方說考生前面有一些考籃,是考生進考場時帶進去的,裡面裝了一些幹糧和考試用品,如筆、墨、紙、硯等,但考生帶的幹糧必須切開,以防考生作弊。
考生進入考場後,為了不坐在“糞號”旁邊,因此,搶號就成了考生的頭等大事!
據說為爭先進考場,擁擠不堪,曾經有人在入場時被擠下考場大門內右側水池中淹死。
後來朝廷制定了詳細的規章制度,明確規定入場規則,並將各城考生何時何門點名先期佈告,使考生按部就班入場,改變了入場混亂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