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香林山中的石階古道上,他才想起雖然知道這鏡湖第一源在這香林山中,可這山如此之大,尋找一個池子,與大海撈針無異。
簡傑眉毛微皺,想了想,眼睛頓時一亮。
他拿下佩戴在胸前的俠客令,用意念開啟內建地圖。地圖與現代手機導航圖沒什麼區別,呈現出無數地點、路線、名山、大川以及怪物分佈區。
簡傑欣喜,因為他看到地圖上表示他所在位置的標誌,是一個綠色的小點。再往上一點又找到了鏡湖第一源的標誌,他點了一下這個標誌,標誌變成了紅色。並且代表他所在位置的綠點與代表鏡湖第一源的紅點之間出現了一條線,這是路線。
“嗯?”
突然間,一段段楷書在地圖上浮現,然後慢慢地動了起來。最後,居然從地圖上飄了出來,漂浮在半空中,並且逐漸立體化。晶瑩剔透,宛若水晶製成。
簡傑睜大眼睛瞅著,發現這一段段楷書是四首詩。他忍不住讀了起來:
《送賀監歸越州應制》:
久辭榮祿遂初衣,曾向長生說息機。真訣自從茅氏得,恩波寧阻雲夢歸。瑤臺含霧星辰滿,仙嶠浮空島嶼微。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
這首詩顯然出自李謫仙之手,從詩名來看是首送別詩,送給一位姓賀的友人。但這個人的具體身份,還是看不出。
文化素質不低的簡傑自然能理解此詩的大致意思。
簡單來說,李謫仙口中姓賀的友人,不愛榮華富貴,喜歡長生仙道。辭了官,變一布衣,回歸山林,嚮往瑤臺修仙。尾聯便是抒情,李謫仙說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跟友人共飲一番了。
簡傑沒有得到什麼重要線索,於是看向第二首。
《送賀賓客歸越》: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香林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李謫仙對於回到鏡湖故鄉的友人生活情景的想象,表達了他濃濃的思念之情。
簡傑從中得知李謫仙這位姓賀的友人的故鄉便在這香林山中,他不得不感嘆李謫仙的才情與性情。
《對酒憶賀監二首》,下面兩首詩是合在一起的,是五言詩,寫的物件還是這位姓賀的友人。
其一:
越州有狂客,風流賀季真。皇城一相見,呼我謫仙人。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其二:
狂客歸越州,香林道士迎。敕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人亡餘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夢,悽然傷我情。
“呼……”簡傑深呼口氣,心裡不免慼慼然。最後這兩首不再是送別詩,而是悼念詩。
顯然,李謫仙在寫下這兩首詩之前,他的友人便已去世。酒後的他對酒思人,悲辛湧上心頭,寫下了這兩首詩。
四首詩讀完,簡傑心頭有些沉重。從詩中也知道了李謫仙的友人叫做賀季真,越州人,晚年在香林山歸隱。
漂浮在空中的詩句漸漸消失,之後隨風而逝,像是帶著祝福去往另一個世界。
簡傑知道,這是李謫仙的執念,在其來到香林山後,他的執念也隨之消散。
簡傑的慼慼然的情緒隨著詩的消失,也隨之緩解了不少。接著,他延著地圖上的路線向著鏡湖第一源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