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有話要說。”這時,一位老臣站了出來,道。
“講。”皇帝雖然心情不好,但群臣的話還是不能不聽。
那大臣朝著皇帝拜了拜,義正言辭道:“老臣鬥膽,覺得皇帝此舉過於草率。雖說那陸秋桐嫌疑最大,可是並無證據證明那紅花汁就是陸秋桐放的;雖然如嬪娘娘小産那日確實是吃了她做的食物,但不能就此臆斷啊!”
“臣附議。陸秋桐若是在給如嬪娘娘的食物中放紅花,那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臣認為陸秋桐聰慧,不至於愚蠢至此。光憑一碗湯,人證物證不足,如何定罪?這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朝廷嗎?”這時候,李大人也出來替陸秋桐說話。
他一直都看好陸秋桐的才華。他相信,若她不是女兒身,必定會是朝廷的功臣。他知道,這只是一場構陷,陸秋桐不明不白地成為了罪人,實在是令人唏噓。
如今皇宮的水竟然深不見底,這讓他們這些為官清廉者,痛心疾首。朝廷若是不光明正大、清正廉潔,那麼這國家將會動蕩不安,百姓疾苦。
一有人出頭,其他的大臣紛紛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臣也覺得陸秋桐不可能謀害皇嗣,她若有心想要害人,一開始便有的是機會,又何必等到如嬪孕吐,才動手腳呢?”這時候,張大人也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當初他想拉攏陸秋桐,還給將軍府送了銀兩,誰料陸秋桐不僅沒有收禮,反而回了一份厚禮。他作為長輩,覺得一個年紀輕輕地女子能夠如此大度,這令他十分佩服。
於是,他下定決心,要做一個好官。因此,他也對陸秋桐刮目相看,覺得她是個千年難得遇到的人才。此次被人陷害,他不想看著她死得不明不白。
“臣附議……”駱成燁看到這麼多人替陸秋桐說話,心中十分感動。
看來,這關鍵時候還是陸秋桐平日裡積攢的人品起了一些作用。
皇帝見大家都站在了陸秋桐那邊,他不禁懷疑自己了。難道真的是自己草率了?他不禁陷入了片刻的沉思。
駱成燁見皇帝似乎有些動搖,於是往前踏出了一步,道:“啟稟皇上,各位大臣所言很有道理。陸秋桐若是有謀害皇嗣之心,她又怎麼會等到自己製作食物,然後才放紅花呢?她陪伴瞭如嬪娘娘那麼久,完全可以從身邊的小事情入手。如嬪娘娘身邊的宮女突然斃命,這其中疑點重重,還請皇帝三思。”
聽了駱成燁的總結,許多大臣都知道這是一起陷害。只是現在雙方的證據都不足,大家幫哪邊都沒有足夠的理由說得清楚。
不過大家都知道,這事情的來龍去脈當中,牽涉到了許多幕後的人物,他們也不敢說得太過,一不小心,自己的烏紗帽都保不住,這樣就不劃算了。
“各位愛卿說得都有理,只不過這陸秋桐的嫌疑無法洗清,朕也十分為難。”皇帝一想到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心中就疼痛不已。
他不管是誰害死了他得子嗣,他都要將那個人揪出來,受到國法的制裁。只是他並不知道,這背後的主謀,其實就是他最寵愛的妃子。
有的人早已經心知肚明,只不過不敢說出口,哪怕是說了出來,皇帝也不一定會相信。
有些正義的大臣見這樣說也不合適,那樣說也不合適。於是,大家都把理由轉到了國體上。
“啟稟皇上,昔日西域使者猖狂,更是不把我夜國放在眼裡。幸虧有了郡主在,在宮宴之上大放異彩,挫敗了西域小國,讓他們俯首稱臣。她與國有功呀,殺不得啊。”這時候,有大臣開始拿國事為她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