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屆電影節是臨時換了張一謀的那部導演處女作參賽,沒想到卻一舉奪得了最高獎。
季宇寧拿到的兩次金熊獎,多少有一點意外的成分,當時他對於參賽獲得最高獎把握也不是很大,所以他沒有出現在頒獎禮的現場。
當然他潛意識中也是把柏林電影節排在戛納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之後的。
這幾年季宇寧主動參加的電影節和電影獎項只有五個,也就是歐洲三大電影節和北美的兩大獎,金球獎和奧斯卡獎。另外還有他自己創立的華語電影獎項,鳳凰電影獎。
至於其他的電影獎項,即便參加或者是被動入圍,一般也都是別人去代為領獎。
像那個島上的那個華語電影獎,連續幾年都是香江夢工廠的普通工作人員去代為出席和領獎,就算是去年那個獎已經開始由民間主辦了,可也是依然如此。他是故意寒磣那些人的。
莫里茨德哈德爾登是一個在法國巴黎學習過電影的紀錄片導演,他其實是瑞士人。他的經歷也很神奇。
他之前是瑞士洛加諾電影節的藝術總監,後來在前幾年好像是80年又成為了柏林電影節的藝術總監,前世他在這個位置上待了有22年,之後他又擔任了兩年威尼斯電影節的藝術總監。
他在80年執掌柏林電影節的原因,是他的前任捅了一個大簍子。
所以他在這幾年都在不斷的修復東西方對柏林電影節的看法,改善電影節與北美的關係並使得柏林成為奧斯卡的前站,力促將亞洲新電影尤其是華語電影推上國際電影節的舞臺。
而季宇寧這位大導演,不僅是好萊塢的大佬,而且同時也代表華語電影。
他正是柏林電影節要努力拉攏的物件。
所以一見到季宇寧,莫里茨那張像撲克牌老k的方整的臉上,始終都洋溢著無比燦爛的笑容。
“季,原本去年的電影節,我們就想邀請你擔任評委團的主席,但去年你去薩拉熱窩參加奧運會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知道明年有沒有這種可能。”
實際上第一個邀請他擔任歐洲三大電影節評委團主席的正是柏林,也正是這位莫里茨。
“哦,莫里斯,明年的2月份如果沒有什麼特殊的事情,我當然會很榮幸很高興的接受您的邀請。”
季宇寧的話就是基本確定了明年他將擔任文林電影節評委團的主席。
對於柏林電影節他還是很重視的,前世這個電影節,就是華語電影進軍歐美電影界的主要的那個橋頭堡。
所以關係一定要搞好。他可是此前放了人家兩次鴿子了。
2月26日,晚,柏林電影節的主會場動物園電影宮門前人潮湧動。
同威尼斯電影節一樣,柏林電影節也向普通觀眾出售門票。
和戛納威尼斯那樣的較小城市不同,柏林作為大城市,人流是很巨大的。
所以柏林電影節是世界上觀眾最多的電影節,季宇寧記得前世柏林電影節曾經售出過超過30萬張入場券。
在最初的幾十年裡,柏林電影節的主會場一直處於遷移狀態。最初是從施泰格利茨的泰坦尼婭宮搬到柏林列.寧廣場大廈,又從那裡遷移至選帝侯大街的格洛莉亞電影宮,最後於1957年被安排在動物園電影宮。
柏林電影節在2000年慶祝其50歲生日時又有了新場所——波茨坦廣場。這就引發了批評者的不滿,該地區二月份風力暢通的嚴寒頗受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