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前,我們可以先著手做那些費時間的事情。
比如亞運會的籌備、京城市的建設要提前進行規劃了。”
前世京城是在85年初才開始研究亞運會的籌備和規劃,這個時候很多部門的觀念和效率都是落伍的。
季宇寧有很多事情是不好跟主管體育的李老爺子說的,但他準備近期和古老爺子提一提。現在內地高層有很多事都是透過古老爺子和他溝通的。
9月26日,華夏和英方草簽了關於香江的宣告和三個附件。
這個簽署的日期和前世是一樣的。
英方仍然是磨蹭到了9月底,萬般無奈之下,才不得不草簽這個協議。
和前世不一樣的是,這次草簽的三個附件可是要厚的太多了。
在這三份被英方高層形容為苛刻到了無法想象、無法忍受的附件中,規定了在過渡期內,中方不僅有權監控香江的財政,而且還有權監控香江所有公務人員的人事這一點尤為重要)。
中方不僅有權監督香江的教育文化等政策,甚至有權監管香江的警政海關民航等事務。
香江有不少媒體戲稱,透過這三個附件,尤德的地位,已經從原來的股東代表兼董事局主席的地位降到行政總裁的地位。
內地和相對的港英雙方的關係更像是:一個是強勢的東家,另外一個則變成了純粹的弱勢的掌櫃。
而且這個掌櫃還不敢不從,甚至連辭職都不可能,因為不敢。
這份協議和附件充分體現了,當今世界上大國之間的博弈,實力為尊。
如果說前世的80年代,英國的實力可能要高於華夏。但在這一世,英國自80年代初以來,特別是81年底那個瑪麗惹的禍出現後,其國家綜合實力急劇下降,尤其是在軍事實力以及政治和文化的影響力方面。
英國在目前已經成為了像西班牙乃至阿根廷那樣的二三流國家都可以不屑一顧的國家。
幸好它還有北美那樣的親戚,另外它的金融以及科技實力還在,所以內地仍然給了他們可以雙贏的機會。
9月28日,週五,晚。
在故宮的午門和端門之間的廣場間,正在舉行一場現場音樂會。
這場音樂會就叫故宮的記憶音樂會。
指揮是季宇寧,演奏者是華夏交響樂團。
演出的舞臺背景就是午門那個高大的紅色城牆,以及上面形似鳳凰展翅的五鳳樓。
第1首樂曲就是前世那首日本人創作的著名的故宮三部曲中的故宮的記憶。
季宇寧把這首曲子直接用作電影末代皇帝中溥儀登基的配樂,在溥儀年老的時候回到故宮的時候,他腦海中湧現的樂曲,也是這首樂曲。
他把這支曲子改編為交響樂故宮,現在演奏的故宮的記憶就是這部交響樂的第一樂章。
低沉的打擊樂彷彿敲響了大明永樂朝的大鐘,舒展激昂的提琴協奏在琴絃的鳴響中訴說著一個歷經滄桑的文明不朽的輝煌。
隨之而來的黃鐘大呂般的音樂讓人有一種故宮太和殿廣場撲面而來的震撼,讓人感受到宏偉,磅礴,大氣。使人有種登基做皇上的感覺,有種睥睨天下,唯我獨尊的霸氣。
樂曲流露出的“故國思慕的豐沛情愫”,令人不禁心潮澎湃,蕩氣迴腸,彷彿又置身於帝王時代,經歷著史書上的點點滴滴......
起伏,起伏,起伏,所有現場的觀眾都不禁驚異於樂曲演奏的出神入化。中華文明的瑰麗、博大與她的艱難歷程竟被濃縮排這樣一首美妙樂章之中!
喜歡我的命運改變器請大家收藏:()我的命運改變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