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教練理查德奎克先生也進行過認真的討論,他非常推崇這種新的起跳方式。
他認為未來在短距離的自由泳、蝶泳和蛙泳比賽中,大部分的游泳選手會採取這種出發方式。”
馬克說的游泳蹲距式出發方式,是模仿田徑蹲踞式起跑和游泳抓臺式出發的準備姿勢,故名。
這種技術於1972年開始提出實驗,直到1984年,北美、加拿大的一些女運動員才在國際比賽中開始嘗試使用。
由於蹲距式出發技術具有啟動反應迅速,入水速度快,不易搶碼犯規,入水淺,容易快速浮起,且穩定性比較突出的特點,因此後來多被短距離運動員所採用。
其動作過程是:兩腳前後開立,前腿微屈,以前腳趾扣住出發臺的前緣,後腿微屈膝,後腳跟提起,上體前屈,兩臂伸直與肩同寬,兩手抓住出發臺的兩側或前緣,當聽到“各就位”的口令時,提臀,稍比肩高,重心前移,身體的蹲踞式大部重量落在前腳和兩臂上。
當聽到出發訊號時,兩腳用力蹬出,同時兩臂屈肘拉臺,使身體向前、向下移動,緊接著用力推離出發臺,繼而展體、稍抬頭,兩臂迅速前擺,向前跳出。與此同時,後腿與前腿併攏,完成騰空動作。
“查爾斯,如果我還能參加這屆奧運會,我想我也會嘗試採用季的這種出發方式。”
“馬克,季在游泳專案上又有又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新的技術,就像他在足球,還有跳臺滑雪等專案上,總有一些新的東西。
看來,作為一個優秀的運動員,聰明的腦瓜更重要。
哦,下面的問題,所有人都想知道答案。
馬克,你認為季在下午的游泳比賽中,會不會達到你在1972年奧運會上那樣的成就。”
“我想很有可能,甚至會超過我。”
1500,當天的第1個游泳專案的決賽,男子200米蝶泳決賽開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季宇寧因為預賽成績第一,所以他被安排在泳池的第4道,第5道是預賽成績排名第二的格羅斯,北美的巴勃羅·莫拉萊斯排在第3道。
“哦,率先觸壁的是第7道的17歲的澳洲選手喬納森西本,他的成績是1分57秒04。
季獲得了第2名,他的成績是1分57秒05。第3名是邁克爾格羅斯,巴勃羅·莫拉萊斯僅獲得第4名。”
“可惜,季僅慢了0.01秒。
他恐怕是一直更注意他左右的兩個選手,沒想到第7道的喬納森蕞後衝上來了。”
“哇哦,我們看到了什麼?年輕的喬納森西本,從泳池上來以後,哦,他好像在向觀眾席伸出了中指。”
電視回放畫面中的喬納森好像確實伸出了他的中指。
滿場都是對他的噓聲。震天的噓聲比賽前對他的噓聲要更大了。
82年澳洲因為瑪麗惹的禍倒黴以後,澳洲人在北美受到了普遍的歧視。
北美人叫他們澳洲難民。
去年美洲盃發生的事件,又更加加劇了這兩個國家之間的衝突和矛盾。
<erican cup美洲盃帆船賽並奪冠,他終結了北美紐約賽艇俱樂部持續了132年的奪冠記錄。
當天所有的澳洲人都觀看了這場比賽的實況。艾倫邦德也成為了澳洲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但就在奪冠的當天,艾倫邦德這艘12米長的帆船和他以及他的所有團隊成員在一聲爆響中化為了殘肢碎片。
所有的澳洲人認為這是紐約人乾的。澳洲人為此一直對北美人耿耿於懷。他們開始在各個方面跟北美人對著幹,尤其是在體育比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