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右路兵馬的出動,中路曲烈及左路於開也都指揮所屬兵馬按照既定路線開始進軍。
一場大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左翼於開所指揮的兵馬約莫三萬人,中路曲烈所部五萬人左右,右路宮教所轄約三萬人。
外加上高林鎮江貞約一萬餘人。
總計十三萬人左右。
而在曲烈的已知情報當中,東胡出動的兵馬差不多有八萬人左右。
其中對峙高林的約有兩萬人,還有六萬人不知道具體位置。
整個戰場局勢呈現出三面包夾的趨勢,而中心點則是高林鎮對峙的東胡人。
大軍開動第一日,除了右路陳尚所部發現東胡斥候的蹤跡外,其餘二路並沒有發現其他任何異常。
第二日未時,中路大軍進駐高林鎮,右路大軍到達廣樂原,而左路大軍則駐紮在了賢海川旁。
都沒有交兵的跡象。
此刻的曲烈有種大勢在握的感覺,悠然自得地喝著茶。
畢竟指揮十三萬大軍對他來說是前所未有,之前在大魏內地最多也只指揮過五萬人馬。
在他看來,十三萬對八萬,優勢在他。
再不濟高林鎮現有六萬人也能將當面二萬餘東胡人打跑。
況且東胡人還不知曉大魏進兵的訊息,大魏方屬於奇襲。
總的來說,形勢大好。
左路的於開駐紮在賢海川邊,絲毫不敢有任何懈怠。
賢海川是一條河,發源於極北處冰山,同時那裡也是東胡人的大本營。
自北向南流淌,水流較緩但也不深。
於開把大軍駐紮在此,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緩衝東胡騎兵。
在他看來,東胡的騎兵可以說是天下最難對付的騎兵。
右路宮教將大軍安置在廣樂原,此地地勢相對平緩,但是基本以沙土為主。
至於陳尚則在距離他十六里處,彼此都能快速增援。
如果從天上看這三路大軍駐紮部署的位置就會發現一個特點。
那就是這左右兩路大軍若是支援中路則不需要太多時日,地勢都是平緩的,不難行軍。
反之,中路也可快速增援任何一路。
而兩路都到了需要增援才能打下去的地步,那就別打了,撤軍吧。
到了戌時用晚飯時,三路大軍都吃得比較豐盛。
左右兩路大軍都吃上了熱騰騰的米飯和四個肉菜,這在平時都是逢年過節才能吃到的。
不過那些肉也都是風乾製成的肉類。
中路高林鎮就不用說了,吃的還要豐盛,而且大多都是新鮮肉類。
畢竟天亮就準備與東胡人決一死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