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寧城,位於遼東道的中北部地區,是松海城後方的一大軍事樞紐重鎮。松海前線儲運糧草,調配兵員都要經過這裡。
如果說松海城是遼錦的大門,那麼嘉寧城絕對可以說是遼錦的前廳。
嘉寧建城比松海城更早,早在前朝大夏年間就是遼錦的軍事重鎮。雖然戰火洗禮的次數與程度沒有松海城那麼頻繁,但是城牆也是經年累月的風吹日曬,多處出現垮塌的現象。
嘉寧郡修城牆這一個工程也是持續了兩三年,說是修補城牆,實則與重建相差無幾。
大魏廣和十九年,北方東胡人捲土重來,至今亦有八年。東胡人在松海城周圍燒殺搶掠,吸引邊軍出戰,大魏邊軍雖勇,但缺少騎兵,在與東胡人的爭鬥中時常落入下風。
東胡人善野戰不善攻城,雖是如此,但遼錦的郡守也都紛紛下令高築牆,廣積糧,以防東胡人南下。
嘉寧鎮守江貞對此尤為重視。
在他的計劃裡,修城牆不僅僅是補缺口,還要重建甕城,多築幾個箭樓,挖深城防溝。
也因為遼錦地區工匠不多,所以程序一直以來都比較緩慢。
王疑等雜役趕到嘉寧城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正午。
高大的城牆,厚重的城門,雄偉的氣息撲面而來。
饒是王疑這幫人已經累的眼睛都快睜不開了也忍不住驚呼。
很多人是第一次看到城牆,包括王疑也只是前世在電視上看到過,跟眼前這個磚石怪獸比起來確實不及萬一。
據說,松海城的城牆還要高大。
此刻的城牆上的人忙忙碌碌,城牆角上的箭樓還僅僅搭了個竹製結構架。城牆下的防城溝,雜役正在給溝底布上鐵錐陷阱,以防敵軍淌水。
不一會兒,有兩個官差出來將王疑他們這批剛來的雜役領進城中。
這時王疑他們注意到,甕城還沒建好,原有的甕城已經完全拆除,新的甕城還只建了一丈高左右。
兩個官差將王疑等人帶到住所交代了幾句有便離開了。
雜役的住所在守軍衛所旁,離內城門很近。條件十分簡陋,就是一排排的木頭房,但看起來至少比王疑家裡要好多了。睡覺的床也都是木頭做的,不是王疑家裡的泥床了,只不過是八個人睡一間。
王疑自然和老張頭還有幾個同村的住在一間房。
眾人正在收拾東西,一個十分強壯的青年走了進來,來人約莫二十二三歲,肌肉健碩,容貌倒是平庸了些。
老張頭一看,笑道:“二富,你回家可得把三貴看好了。別讓他整出什麼么蛾子。”
來人正是老張頭的二孫子,張二富。
只見張二富撲通一下跪倒在地聲淚俱下:“爺爺,二富無能,爺爺年紀這麼大了還讓您出來受苦受累。”
老張頭趕緊上前把張二富扶起:“孩子,我這個小老頭也沒幾年可以活了,能幫襯大魏一點是一點,有生之年若是朝廷再次將東胡人打敗,我也就死而無憾了。二富,你趕緊回家去吧,我這裡不打緊的。”
張二富擦了擦眼淚道:”爺爺,二富定要拼出個名頭,一定不會讓您再受苦!”
言畢,轉身就走了。
老張頭嘆了口氣喃喃道;“唉,我們這些人想要出頭談何容易啊。”
王疑靜靜地站在後面,面色平淡,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