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200的晶圓上,這時表面上已經布滿了流光溢彩的花紋。這是透過氣象沉澱,附著在晶圓上面的有色金屬。這張晶圓上面密密麻麻的分佈著30塊晶片所需要的積體電路,透過對它們的測試,將可以得到這條0.5微米工藝生産線運作的具體資料。
“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
30塊晶片的積體電路,不斷的完成測試。每一次合格,都能激起周圍研究員們激動的歡呼,每一次不合格,也都能讓他們發出沮喪的嘆息。
“一共是21塊合格的晶片,良品率70。”麻友公有些疲憊的把頭從儀器前抬起來,如釋重負的說道。
70的良品率,若是放在20年後,根本沒有盈利的可能。哪怕是在1995年,也仍然極大的落後於美、日晶圓廠的平均水平。但如果放在國內,和908工程或者其他的國企晶圓廠,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進步了。當然,國內的晶圓廠本身運轉成本低,再加上産量稀少,倒也不愁賣。像是一些軍工方面的晶圓廠,更是不用在乎經濟規律這種事情。哪怕30的良品率,也一樣是用不完。
然而即使如此,周碩仍然失望的搖了搖頭說道:“70的良品率這還是實驗室資料,大規模生産中還會進一步降低。若是使用國産線,初期能達到50的良品率,就要阿彌陀佛了。”
麻友公點了點頭,無奈的說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咱們國家不僅是裝置和技術不行,生産管理上面缺課也很嚴重。晶圓廠作為最接近實驗室環境的工廠,對工人的文化程度要求很高。沒有科學和嚴格的管理,大規模生産中良品率低下是必然情況。”
周碩皺了皺眉,說道:“咱們現在這一條生産線,50的良品率再加上磨合期,月産能達到8000片恐怕就已經很值得欣慰了。”
他嘆了口氣,點頭道:“就這麼先幹起來吧,萬丈高樓平地起,這個過程無論如何是免不了的。”
10月中旬,沉寂了半個月的泛翰研究院突然召開了記者發布會。這如同在平靜的湖面上,扔進了一顆大石頭,頓時掀起一陣軒然大波。
發布會還沒有開始,這就已經在半導體行業內形成了新聞效應。對泛翰研究院將會如何證明自己的清白,業內人士也是眾說紛紜。
有說要公佈技術細節的,有說要請德高望重老專家進行技術鑒定的,有的甚至說泛翰集團應該把技術無償提供給國家使用……
只有極少數人,覺得泛翰研究院可以發布一款使用0.5微米工藝的晶片,這樣究竟有沒有掌握技術,自然一目瞭然、任何質疑也就都不攻自破。
但絕大多數人卻並不看好泛翰研究院能夠推出0.5微米工藝的晶片,每一次工藝的改進,對積體電路設計都是一次考驗。並非是把0.8微米條件下設計的積體電路,縮小線寬之後就能用在0.5微米工藝上面。
這裡涉及到的電壓、磁場、效率等等條件,都要求工藝改變,設計就必須改變。而1995年國內或許能造出0.8微米工藝的晶片成産線,卻根本找不到0.5微米工藝的積體電路産品。這本來就是正常現象,一個國家連一條0.5微米工藝的生産線都沒有,又怎麼能培養的出來0.5微米積體電路的設計師呢?國內的高階ic設計,也是要等21世紀之後,在眾多海龜帶來的經驗幫助下才發展起來的。
周碩每每在想到國內的積體電路設計能力的時候,都要重重感嘆一下日本人的奸詐。當然,在電子産業上,中國不光吃過日本人的虧,還吃過韓國人的虧、美國人的虧……
在歷史上,明年,也就是1996年中國動用舉國之力的909工程上馬。從日本nec引進了0.5微米工藝晶片生産線,建成之後原本是準備自力更生生産記憶體的。一方面當時記憶體市場上賣的好,另一方面也是翻遍了國內竟然沒有一款0.5微米工藝的晶片設計可以用來生産。這時候也只有工藝簡單、設計成熟的記憶體能頂上去了。
就在909工程建成,記憶體生産出來供應市場之後,國際記憶體市場竟然發生了價格大滑坡!華虹的記憶體生産線立刻就産生了極大的虧損,nec這時候提出華虹可以給nec代工,只要讓nec入股華虹即可。在現實的市場規律面前,華虹不得不嚥下了這枚苦果。
但要注意的是,當時記憶體生産量最大的國家,其實正是日本!這裡面的貓膩,自然顯而易見。若非後來nec自己玩死了自己,中國半導體産業的命根子華虹,說不好還真的要成了nec的打工仔。
有的時候真的不能不感嘆,我們的半導體産業,多少還是有些氣運的啊!我們失敗過,但終究還是挺過來了。只要最後能夠重新站起來,那些失敗和教訓,就是我們通往成功的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