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匹馬,是他在三個月前,他牽到這小鎮的兩匹馬之一。
另外一匹,讓這鐵鋪老漢賣給了一支過路商隊,得了二百兩銀子。
這一匹馬就用作頂替鐵鋪原先那隻老驢,作為拉運鐵器的運輸工具。在老漢得了它以後,那隻老驢回頭一轉手就倒賣給了肉鋪。
據老漢酒後所言,他是看在6羽可憐的份上,才將他收留,讓他在鐵鋪做一名學徒,以後也好有一門溫飽手藝。
而那二百兩,就當做是學費。
他拍著6羽的肩膀說,他無兒無女,萬一以後他一命嗚呼,這家鐵鋪就由6羽繼承。
所以,從另一個方面去想的話,是6羽賺到了。
這只是老漢怕6羽將來後悔的說辭。
相比於心痛那二百兩,6羽更需要一個新身份,用以隱姓埋名。
他當初剛剛來到這座小鎮,思前想後,最終還是選擇了這家鐵鋪。
因為在這裡,不用接觸太多的人。
而他所接觸的人,大多都是這小鎮周邊的居民。
除非過往的商隊需要打馬蹄鐵,或者是隨從的護衛修補兵器,才會光顧鐵鋪,而那個時候,6羽無需出面。
全由這老漢一手把持。
他看過6羽身上的刺青,也若有所感,這年輕人恐怕不是一般人。
但是看在6羽的出現,給他送來了二百兩銀子,和為自家鐵鋪免費添置了一匹好馬的份上。
他收留了6羽,也知6羽應該不想見小鎮之外的生面孔。
6羽將那一捆被牛皮裹住的刀劍掛上馬鞍,便策馬離開了小鎮。
三個月,藉著運送鐵器的機會,他已大概熟悉這座小鎮方圓二十里的環境。
這是一處能夠讓他隱姓埋名的好地方。
這座小鎮,其實就如一個集市差不多。
每個月都有兩次集會,那兩天將有很多農戶前往小鎮趕集。
那時,也是鐵鋪最忙碌的時候。
他們會把損壞的犁耙,或者是鋤頭等等農具,送往鐵鋪修補,或是新買一把。
鐵鋪修補好了,或者是像這般陳員外訂造的幾把兵器,就由6羽給他們送過去。
陳員外是這附近唯一一戶的大戶。
可想而知,這小鎮是有夠偏僻。
不過,6羽對陳員外那個人不太感冒。
陳員外,全名叫陳澤海,聽說早年是靠跑商隊出身,賺了些錢,就回來做了大戶。卻也由於這出身,認識不少道上朋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這幾把刀劍,估計就是那些道上朋友,託陳員外所辦之事。
至於他們為什麼不親自置辦,而是交由陳員外,這就不知其中內幕了。
不過,陳員外的千金陳婉蓉,倒是對6羽相當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