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地球作為整個聯邦精英的搖籃,誰都不能否認能夠進入地球求學的學生都是整個聯邦未來的精英,而作為聯邦排名第一的聯邦大學,能夠進入聯邦大學的學生無疑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但同樣就算是聯邦大學裡,難免也會有一些敗類,渣滓,怪人之類的。
事實上這樣的人不少。或許幾年之後,林牧他們這群人也會淪為那類群體中的一員。但比起那些早就榜上有名,聞名學院的老油條來說,他們還是太年輕了一些。
霍某某就是這些老油條中的一個。
首先他有一個很怪的名字,他叫霍某某,不是因為他太孤僻,怪異所以導致沒有人記得他具體叫什麼,而是因為他本身就叫霍某某。
天知道他的父母是出於怎樣的惡趣味,才給他取了這樣一個名字,所以他成為聯邦大學有名的怪咖之一,似乎也就理所當然。
即便是剛入學的新生如王思遠他們也聽過霍某某的名字,能夠穩坐整個聯邦大學留級生第一名的位置,用了十年都無法從聯邦大學畢業的廢材,霍某某無疑是很多時候用來教育新生的反面教材。
但誰又能知道就是這麼一個廢材,在未來卻成為了整個聯邦歷史上最璀璨的一顆星辰,霍氏波段,大天體理論是他對於整個世界最偉大的貢獻。
前者造就了整個銀河系最大的通訊集團,徹底解決了星際通訊的問題。而建立在後者理論上的一系列發明,差一點就徹底將整個銀河系連線成一個不可被分割的整體。
可惜後者出現的時間太晚了,如果能夠早誕生十年,不,哪怕是早誕生五年,或許都不會讓整個聯邦陷入七年戰爭的戰火之中。
或許正是出於這方面的愧疚,導致這位公認的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留下大天體理論後就鬱郁而終。
從關於他的自傳中,他曾經反複提到過,如果當初在聯邦大學求學的時候,有人能夠對他的研究給予一些支援,哪怕只是精神上的或許他也能提前完成大天體理論,可惜沒有。
但現在不一樣了。因為有一個人知道他在進行著怎樣偉大的研究,知道他的研究將會改變什麼,又怎麼可能再眼睜睜看著這個無雙的天才繼續沉淪荒廢歲月。
很多關於霍某某的節目,都有提到過,霍某某在聯邦大學渡過的最後幾年,因為陷入無法畢業的泥沼中,不得不停下自己的研究,轉而開始補修其他課業,這期間一度導致他中斷了研究達數年之久。
直到他終於拿到聯邦大學的畢業證,參加工作後才重新拾起了那些被擱置的研究,但被浪費的時間卻是再也無法挽回了。
當他功成名就時候,那些所謂的掙紮,痛苦都被當做是激勵人心的磨難,好像不經歷艱難困苦就無法造就偉大一樣。
但林牧相信,如果沒有那些艱難困苦,霍某某的成就絕對不止前世那樣。因為他的確是一個天才,真正的天才,可惜這個天才有些偏科。
在三大文明融合的時代裡,只專注於純科學理論的人,實在是很難得到認可。不是所有人類都愚蠢到會放棄自己本身的科技而專注於魔法或者武技。
而實在是人類本身建立在物質上的科技手段已經進入了瓶頸,對能量科技的研究已經成為了整個人類科學界的共識,或許還有著其他的因素,但不得不說時代的侷限,導致了這個天才擁有了一段極為灰暗的時期。
所以當知道林牧想要推薦的人竟然是那位早就被當做反面教材的霍某某的時候,王思遠他們一開始是拒絕的。
“木頭,我們雖然缺人,但也是寧缺毋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