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演府上查抄出銀子三十餘萬兩,加上其它家產共五十餘萬,又再透過賬本查出有許多地主把名下耕地掛靠在陳演名下以逃避賦稅,土地面積相當於兩個衛的軍屯田,真是觸目驚心。
其餘三人,每家都查出數萬兩銀子,以及有相當數量掛靠在其名下的土地,三人加起來相當於陳演的一點五倍。
累加起來,查抄出銀子五十餘萬兩,加上其它家產共九十餘萬,累計有相當於五個衛的軍田面積的土地掛靠在四人名下。
張煌言返回來向姜鑲稟報情況後,做出建議道:“主公,反正這些土地名義上屬於那四個奸臣,索性裝作不知,直接將那些土地充公。”
姜鑲笑笑道:“正合我意!”
把自家土地掛靠在當官的名下,雖然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常用手段,但畢竟是非法的,這種弊政導致的畸形模式一定要整改,但不宜立即整改,不宜立即公開取消有功名之人的免稅田這個政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藉著懲治奸臣、貪官這股東風,“名正言順”沒收一些土地,要是那些地主們主動找上門來坦白交代,索要回屬於自己的土地,姜鑲可擺明條件,要上繳八成土地來抵消其罪行。
等黑冰臺到來後,可吸納部分錦衣衛人員加入,再嚴查各地官員。
張煌言道:“把這些土地分給百姓耕種,只要停止向小農戶徵收高額田賦,只要賦稅不高,百姓們能過上好日子,一定會擁戴主公。”
在非正式場合、私底下的時候,下屬皆稱呼姜鑲為主公,公開場合才稱呼在朝廷的官職。
姜鑲點頭道:“在許多朝代初期,重新分土地給百姓、地賦稅,到了中期、後期,逐漸土地兼併,許多自耕農淪為佃戶,若再有昏君橫徵暴斂,百姓們便會揭竿而起。就算我給全天下百姓分土地,時間久了,也難免會被逐漸兼併,得有辦法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姜鑲早就想出來了。
主公似乎有辦法了,張煌言被激起了好奇心,問道:“主公,是何辦法?”
姜鑲笑笑道:“到時候自然會知曉。”
主公一副莫測高深的樣子,張煌言不再追問,既然主公這麼說了,他相信主公能辦到。
姜鑲又再命人抄寫許多份告示,公佈四個奸臣罪狀,公開所查抄的家產,包括金銀珠寶、田產、房產。
當然,這四人的田產,包含了掛靠在其名下的地主土地,除非當事人來戶部主動坦白,才會歸還兩成田產,其餘八成“名正言順”充公。
只要姜鑲有軍隊作為後盾,手段夠強硬、夠狠,撈錢的法子很多。
下午,吏部官署,姜鑲來到這裡,他要仔細檢視六部官員名單,看看是否有未被發現的人才,從中提拔為已所用。
鄭三俊得知後,帶著吏部各級官員,來到官署門口迎接。
“拜見首輔大人!”
以鄭三俊為首的十餘名官員們象徵性行禮,沒有任何恭敬之色。
姜鑲對掃視眾人一遍,讓鄭三俊對在場官員逐一介紹,包括姓名和官職。
在場人員包括了侍郎正三品)、郎中正五品)、員外郎從五品)。
姜鑲能感受到,相當一部分人的目光中蘊含著仇恨。
既然走上謀逆這條道路,就難免被某些臣子憎恨。
像三國時期的曹操,就曾經被許多忠於漢室的人所憎恨,甚至許多人有行動要除之,結果都失敗了,曹操毫不留情剷除,從歷史大勢來說,誰能說曹操是壞人。
姜鑲只要做好兩點即可:其一,是用強硬手段打擊一切敵人;其二,好好整頓朝綱,把天下治理好,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擁護。
“本官既然做了首輔,掌管朝政,就得為江山社稷負責,吏部乃六部之首,承擔為國家選拔人才重任。鄭大人,把大明所有官員名單給本官過目!”
鄭三俊領命,帶著姜鑲入內。
吏部裡裡外外,都有全副武裝的大同軍士卒把守。
姜鑲要先對整個吏部官署參觀一遍。
吏部官署中,有大廳、會議室、檔案室、吏員工作室、官員辦公室之類。
姜鑲所到之處,所有官吏都要站起向他行禮,姜鑲也做出一副和藹可親模樣,某些小官憎恨姜鑲,臉色不善,要不是姜鑲有衛士護衛,早就有人衝上來跟他拼命。
但無論怎麼看,姜鑲都不像壞人,有些覺得他是偽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