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崇禎報告的查抄七大晉商所得六百萬財產,也該運送給崇禎了。
崇禎同意姜鑲自留三百萬,上繳剩下的一半。
在給崇禎的報告中,那六百萬財產中,共有銀子三百三十七兩萬,金子八千兩,價值十餘萬的珠寶,其餘皆是古董字畫之類。
既然要留下一半,那麼全部都要留下現銀,其餘的給崇禎。
再加上查抄王承允所得,給個六十萬兩給崇禎就可交差了。
那些古董字畫值不少錢,但必須慢慢賣出去,無法短時間內全部變現。
就算崇禎不滿,那又如何,驕橫跋扈的武將多得是,比如總兵左良玉,儼然就是土皇帝,崇禎也無可奈何。
姜鑲提筆寫好報告,然後帶人去庫房清點財物。
大量古董字畫被裝入箱子,用鑰匙鎖上,貼上封條。
第二天,大同東門外,姜鑲給運送錢財的隊伍送行。
隊伍剛出發,只見遠處有三人三騎,慢速跑來。
三人望見姜鑲,向姜鑲這邊而來。
不久後,來到離姜鑲數丈外停下。
姜鑲身邊衛兵們戒備起來,禁止陌生人靠近,防止有人對姜鑲不利。
姜鑲把他們看清楚了,三人年齡三十餘歲至四十餘歲之間。
其中一名體格魁梧之人,向姜鑲抱拳道:“敢問可是大同軍,在下三人,受吏部調遣,到大同任職。”
姜鑲指明要的人才到了,三個人一同前來,不難猜出身份。
姜鑲抱拳還禮,問道:“三位可是閻應元、馮敦厚、陳明遇!”
眼前這相貌堂堂的武將,竟能把三人名字說出來,三人皆是意外。
隨即,三人自報身份。
“在下閻應元!”
“在下馮敦厚!”
“在下陳明遇!”
姜鑲道:“本將軍正是姜鑲,歡迎三位到來。”
原來這個英俊之人便是姜鑲,三人齊齊下馬行禮。
見到這個大英雄,三人皆神情振奮。
姜鑲作揖回禮,再仔細打量這歷史上的“抗清三公”。
閻應元三十餘歲,身材高大魁梧,國字臉。
馮敦厚身材高瘦,同樣是三十餘歲,留著山羊鬍子,看上甚是文雅,感覺屬於典型的文人。
陳明遇四十餘歲,身材矮壯,雙目炯炯有神。
隨即,姜鑲帶著三人入城,來到總督府正堂,坐下交談,趙小滿端茶給四人。
姜鑲先讓三人自我介紹。
閻應元自幼練武,能力相當不錯,只可惜官場黑暗,他不願跟貪官同流合汙,被排擠而賦閒在家。
馮敦厚秀才出身,屬於典型的文人,江陰訓導做得不錯。
陳明遇接替閻應元出任典吏,政績斐然,他雖不是貪官、庸官,但總算圓滑一些,不至於被上面排擠。
瞭解完畢後,閻應元問道:“真不知何故,朝廷突然把我們三人一同調派到提督麾下?”
馮敦厚介面道:“我們三人皆無品級,不知何故被朝廷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