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長空思索著,怎麼幹掉畫皮鬼,成功踏上修仙之路的時候,忽然,本就嘈雜的街道越發熱鬧起來,前方不遠處,人群忽然聚集到了一起,不知道在做些什麼。
人類的本質就是愛湊熱鬧,李長空也不例外。
注意到人群的表現,李長空也下意識看了過去,不過,他並沒有和其他人一樣,擠在人群裡觀望,而是腳下一動,落在不遠處的樹梢上,遙遙看去。
只見人群圍成一個圈,中間有兩個人,一個衣衫破爛,髮際散亂,邋邋遢遢的,身上甚至還圍繞著幾隻蒼蠅的道人,如果他那身破爛的道袍還能算是道袍的話。
和他一起被人群圍觀的,則是一個身穿短打,黑黑壯壯的農人,此刻拉著一車梨,正在和道人糾纏著什麼。
邋遢道人,賣梨的農人,好熟悉的一幕。
李長空一陣疑惑,片刻之後恍然大悟,知道這一幕為什麼這麼眼熟了。
聊齋志異這本書內容極為豐富,大大小小的故事足足有四百九十一篇之多。
並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描寫神仙鬼怪的,也有不少市井內容,甚至是單純的僧侶介紹的故事。
種梨,也是其中的一篇小故事。
這個故事本身並沒有多麼離奇,講述了一個賣梨鄉人,遇到了求乞的道人,吝嗇的不肯捨棄一個梨子,不近人情。
結果道人略施薄技,使用幻術,當著鄉人的面,將梨子與車子變成了一株梨樹,從發芽到結果,將一車梨都分給了旁觀者的故事。
作者用這個故事,表達了對吝嗇之人的鄙夷,也勸告人們不要太過吝嗇,人情大於天,一毛不拔的鐵公雞,自己也會身處逆境的。
多年來,不少人都嘲笑那個賣梨的人,因小失大,因為自己的吝嗇,損失了一車梨。
不過,在李長空看來,這完全是道人仗著自己的法術,欺負普通人罷了。
不錯,賣梨的人的確吝嗇,不顧道人苦苦哀求,坐擁一車梨卻不肯分他一個,但也僅此而已。
他不過是個賣梨的鄉人,又不是什麼達官貴人,一顆梨再不值錢,也是人家辛辛苦苦種出來,拖過來賣的,願意施捨,是情分,不願意施捨,是本分。
非要別人施捨梨子和道德綁架有什麼區別,你可以說他吝嗇,可以看不過去,但利用幻術分梨,卻是巧取豪奪了。
鄉農貧困,無端端損失一車梨和一輛車,很有可能讓他損失了一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收入,反正,李長空是不贊同道人的做法的。
正想著,情況便和故事裡的發展一樣。
道人苦苦哀求之下,賣梨人仍舊不鬆口,不肯給他一顆梨,一旁茶館的店小二看不過去了,走到賣梨人面前。
“好了老哥,你們也不要在爭了,這樣吧,我買一顆梨好了。”
說著,掏出錢給賣梨人,從車上拿了一顆梨給道人,“道長,他既不肯給,咱們就不要再求了,諾,這顆梨給你解解渴。”
邋遢道人急忙接過梨子,打了個稽首:“福生無量天尊,多謝小二哥慈悲,出家人不知道吝惜東西,此人吝嗇,貧道不吝嗇,我有好梨,請大家品嚐品嚐。”
喜歡一覺醒來我成了葵花派弟子請大家收藏:()一覺醒來我成了葵花派弟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