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烏鴉進來幹什麼?看翡翠嗎?烏鴉選中的翡翠有人敢買嗎?”
墨鏡兄摸了摸被口罩包著的下巴,道,“說不定得逆向思維,帶烏鴉進來,他喜歡哪塊,就不買哪一塊就行了唄。”
周九翻了個白眼。
墨鏡兄招手:“來,烏鴉兄,你幫我看看,你喜不喜歡這塊毛料啊?”
周九當真飛了過去,然後……
停在了墨鏡兄的戴著帽子的腦袋上。
墨鏡兄瞬間哭喪著臉:“難不成這是告訴我,不是石頭的問題,是我的問題,我運氣不好,這回最好是別買了?”
周九踩了踩帽子,飛走了。
這種思維過分發散的人,在古代就是那種說書人,聽上一句話,他能給編出個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的故事來。
放在如今,那指不定就是個有名的作者,導演,編劇什麼的。
周九剛剛一聽就知道了,絕逼是個那個導演,大坑貨!
周九從前看過這人的電影,鏡頭切換十分巧妙,創意構思也很獨特,思想內容性更是不用說。
但就是坑!
每部電影都跳票,部部電影都坑爹。
宣傳說好了是治癒,出場後個個都哭成了狗。
講好了是單身狗必備,分分鐘狗糧吃到撐。
畫風切換十分之大,前一秒甜蜜蜜,後一秒異形入侵。
但就是耐不住電影市場頹靡,就他的電影還能激國産電影的期待,不然早就被套麻袋了。
算算時間,他也該拍出他人生的
第一部經典了。
那部電影周九刷了三遍,遍遍都有不同的體會。
這麼部好電影,不好好回去琢磨怎麼拍,還在這地兒磨蹭個什麼勁。
周九看了看,明明心裡已經相信了自己運氣不好,卻還是巴著展櫃不肯走的人,隱隱猜到了一些原因。
這人後來在他的人物專訪中提到過,拍出這部經典時,正是他經濟最困難的時候。
他背後的公司經營不善,把主要的資金和人力,都投給了另一個同時期的導演。
而他正處於創作的瓶頸期,心理狀態,極大的影響了他的發揮。
而精益求精的他,對於這些發揮失常的存在,全部都是做銷毀處理,資金本來就供不上,他還浪費了一部分。
資金和心理的雙重壓力,讓他一度覺得自己廢掉了,可能再也拍不出來電影了,那部經典也差點夭折。
周九突然間就有了點感同身受,一文錢難倒英雄好漢,現實有時候就是這麼殘酷。
這個時間點他出現在這裡,看來也是缺錢了想賺一筆。
雖然他現在還不發達,但要是要弄這麼一張邀請函,還是勉強能弄得到的。
想那部電影夭折,但他也不用操心,畢竟從前那部電影都拍了出來,看來車到山前還是必有路的。
定他就是這回來翡翠場子籌到了一筆……
等等,周九突然想到剛才,自己似乎在那人帽子上停了一下,讓那人迷信起來決定不買毛料了來著。
臥槽,不會因為這個改變什麼瞎幾把程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