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熊霸送走後,燕溱略微沉凝便問袁先生,侍衛告訴他袁先生與傅大人一塊出去了。
燕溱隨即上馬,帶了三個侍從到小山丘,絲毫不顧忌其他人的目光。
“不用多禮,都坐,都坐下。”
燕溱見望與傅聞要起身行禮,跳下馬,隨意的吩咐,然後也盤膝坐下。
望與傅聞也坐下,傅聞含笑問道:“王爺,這荼利是什麼意思?”
“熊霸說他負傷了,這裡的一切事都由熊霸負責。”太原王說著將荼利的信遞給瞭望。
望很快看了信,略微沉凝說:“王爺,您的意思是?”
“我就是拿不定主意,”太原王說道:“朝廷的意思很明確,這場戰事不能拖長,要速戰速決;其次,要將那些敢冒頭的胡蠻子打下去,要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保證幷州邊疆十年安全。”
“朝廷這是坐著說話不腰疼,”傅聞苦笑著嘆息道:“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望放下信,思索著說:“這事不好辦,就看王爺的意思,屬下有兩策供王爺選擇。”
燕溱頗為意外,荼利的訊息才剛有,這袁先生居然就有兩策可供選擇,他含笑說道:“還請先生明示。”
“先說第一策吧。”望說道:“這荼利現駐紮百雁原,”說著他拿出地圖,攤在小茶几上:“在這,王爺請看,距離咱們有八百到一千里,這一策是,王爺可揀精騎萬餘,以十五日為期,突襲荼利。
王爺在落水原大會草原諸部,調停草原糾紛,荼利的戒備必定降低,不會想到我軍會輕騎奔襲,所以,此舉有六成把握。”
“第二策,王爺主持調停,以朝廷的名義,責罰荼利,下令將荼利下屬部落,劃出一萬戶給熊霸,另外再劃出一萬畝草場給熊霸,兩千畝草場給恆鋒分配。”
“這兩策各有優缺點,”望又補充道:“輕兵遠襲,最大的要害是保密,首先要瞞住這裡的鮮卑人,朝廷大軍不能抽調太多,抽調太多必定要引起注意,所以,我建議王爺只是在大軍抽調三千精銳。
剩下的,從匈奴中抽調五千人馬,讓恆鋒出三千人馬,獨孤部落出兩千人馬。
行軍路線也必須慎重,不能直接去百雁原,要這樣....。”
望在地圖上畫了道弧線,從西面直撲百雁原,而不是直線過去。
太原王和傅聞都沉默的盯著地圖,想著這兩條策略,細細琢磨,倆人都琢磨出味道來了。
好毒!
第一策就不說了,荼利沒來,朝廷對他展開攻擊,道理上說得過去,即便中部鮮卑的熊霸也說不過去。
關鍵是第二策,這一策看上去平緩,不出糧不出兵,可實際上絲毫不比第一策差。
人口和草場,草原遊牧部落的命根子,有了人口才有軍隊,有了草場才能養活人口。
讓荼利劃出一萬戶人口給熊霸,還要加上一萬畝草場,這不是要荼利的命嗎!
熊霸和恆鋒獨孤,有了朝廷的命令,可以名正言順的向荼利要草場要人口,荼利肯定不給,於是在倆人間便埋下嫌隙的種子,荼利以後便不得不顧忌熊霸,猜忌熊霸,到某一天,這粒種子便會發芽。
同樣,將中部鮮卑的草場劃給南部鮮卑,便給南部鮮卑和中部鮮卑中打下契子,兩大部落將為此爭鬥不休,草原將不再安寧。
“這第一策是速效,朝廷會很滿意,但危險在奔襲,這一路上的保密,至關重要,大軍到時,犁庭掃穴,依據奏效。
與第一策相比,第二策要緩和得多,其中的變數也比較多,能否成功,關鍵在熊霸,如果熊霸不中計,恆鋒便沒有辦法,以南部鮮卑之力,還不足以對抗中部鮮卑。”
望說完了,端起茶杯喝茶,太原王燕溱看著地圖斟酌著。
老實說這第一策非常有吸引力,秘密行軍千里,突襲,各種冒險因素都有,可一旦失敗,後果也十分嚴重。
而第二策呢,看上去緩,可實際上更狠毒,不過,能不能成功的確看熊霸,而且要命的是,朝廷會不會滿意呢?
這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燕溱自己清楚,自己接掌幷州邊軍朝廷非議頗多,如果這一仗打不好,朝廷恐怕會立刻讓自己回太原養老,再不會讓自己統兵,而後自己會在太原的夕陽下老去,再沒機會了。
“王爺,你只有一晚時間作決定。”
望看出燕溱的猶豫,便提醒道,燕溱默默點頭,傅聞一直沒有開口,只是默默的聽,心中對望佩服不已,難怪王爺如此看重,能在這麼短時間裡便擬出這兩條可行性極高的策略。
太原王沒有立刻作出決定,這是正確的,並不是對望不信任,而是作為主帥的慎重。
當晚,太原王燕溱在帥帳秘密召開心腹將領開會,將兩個策略都拿出來詢問諸將的意見。
如果採取第一個策略,太原王是不可能率軍出擊的,他必須留在落水原迷惑鮮卑人,所以,這率軍出擊的主將便至關重要。
但出乎燕溱意料的是,帳下主要將領卻意見分歧,以主薄楊亮為首的文職官員傾向第二個策略;以前軍校尉柏萁為首的武將則主張第一個策略,千里奇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