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誕輕輕舒口氣,微微點頭,顯然贊同柳寒的判斷,晁攸和莫齊略想了想才明白過來,他們的神情複雜,莫齊有些遲疑。
“敬明,怎麼啦?難不成,你要辭職?”顧瑋眼尖,立刻察覺莫齊的心思。
“哪能,”莫齊苦笑下:“我是在想,大人到時的風采。”
“風采不敢想,”顧瑋輕輕嘆口氣:“稅制革新,朝廷沒有退路,我顧瑋自然也沒有退路,諸位大人也沒有退路,稅制革新若是失敗,我們都要向朝廷領罪。”
小亭內的眾人頓時沉默了,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只是沒人將這話挑明,朝廷對稅制革新寄予很高的希望,如果揚州成功了,將在全國推行,就象鹽稅革新那樣,現在陳宣就在冀州推行新鹽制,下一步就在產鹽區河東推行。
“所以,我們必須成功,不管是為了朝廷,為了天下黎民百姓,還是為我們自己,我們都必須成功!”
顧瑋站起來,昂首望天,一襲白衣,隨風飄蕩。
“我顧瑋,為天下百姓,願一身擔之!”
這一刻,顧瑋雄心萬丈,多少年了,為了實現胸中抱負,他奔走天下,可惜響應寥寥,故而不得已投入潘鏈門下,希望以朝廷之力,推行仁政,以解天下黎民之苦。
隱忍多年,終於可以一展抱負,顧瑋想明白了,他要走入風暴!迎接這場風暴!以這場風暴為起點,走到大晉權力的最高層,革除弊端,造福天下黎民!
晁攸欽佩的望著他,莫齊羨慕的看著他,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胸中同樣激情盪漾。
“下官願追隨大人,為天下黎民百姓福祉而戰!”
晁攸一躍而起,大聲叫道,莫齊也站起來:“大人說得好,下官願與大人共進退!”
句誕心情同樣一蕩,那瞬間,他也深受鼓舞,為天下黎民百姓,可這絲激動只在他心中微微一蕩,而後迅速消失。
他微微一笑:“說得好,弘道兄,朝廷之望,百姓之望,都在咱們身上。”
輕巧一句話,點醒顧瑋,這欽差行營最大的大佬是他句誕,顧瑋自然聽懂了,回頭微微一笑:“大人說的是,這一次,咱們不僅要勝,還要勝得他們心服口服。”
“到時候,兩位大人出馬,舌戰江南群賢,千百年後,依舊是一段傳奇!”柳寒大笑。
“怎麼,柳兄不打算露面?”顧瑋含笑問道。
柳寒嘻嘻一笑:“你讓我殺人,我能辦到,讓我去與那些山長辯難,大人還是饒我了吧。”
“柳兄三篇,帝都紙貴,對道典想必有獨到的見解。”句誕笑道。
柳寒沒一點羞愧,痞賴的答道:“詩詞乃小道,我有自知之明,那些山長一輩子都在研究道典,我哪敢與他們坐而論道,這事,還是兩位大人出面為好。”
句誕一笑,晁攸和莫齊心想這該是實話,對柳寒的觀感大為好轉,顧瑋卻微微搖頭:“柳兄自謙了,一理通百理通,柳兄精通商賈之術,世人不知,其實這商賈之術也是道典推崇的。”
晁攸莫齊微微皺眉,倆人都研習道典多年,這道典何曾有商賈之術?莫齊職位低,只敢將疑問放在心上,晁攸張嘴就要問,可想到柳寒,便又不好問了。
“大人這是罵我,還是誇我?”柳寒眨巴下眼睛,反問道。
顧瑋爽快一笑,沒有再說,衝外面吩咐道:“拿紙筆來。”
一直在外的小童很快拿來紙筆,顧瑋吩咐說:“我說你寫。”
小童規規矩矩的坐在邊上提起筆,顧瑋略微沉凝:“當今天下,隱憂重重,外有胡人作亂,內則流民成災,百姓困頓,皇上心憂。
為解天下之難,朝廷欲在揚州行稅制新政,然士林議論紛紛,至政令難行,國策難施,瑋心急若焚,故欲與揚州諸位賢者於十日之後,在揚州書院相會,共論新稅制之利弊!”
顧瑋的話簡短卻透著無邊豪氣,竟是要單挑揚州的讀書人,可以想象,這要貼到各書院,還不讓那些傲氣沖天計程車子們群情激昂!
這場辯難勢必精彩!勢必載於史冊!
喜歡天蒼黃請大家收藏:()天蒼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