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泌,這人,他不贊成。
“臣也不贊成,”秋雲正色道:“薛泌癲狂不堪重用,他若入尚書檯,必誤皇上,皇上,萬萬不可!”
皇帝非常失望,原本明朗的心情頓時變得陰雲密佈,他無聲的笑了笑:“看來諸卿都不瞭解薛泌,諸卿以為朕只是因為他是皇后的弟弟,呵呵,若是如此,朕豈不是昏君誤國,諸卿看過那份揚州鹽政革新的方案沒有!諸卿以為這是朕的設計,朕一直沒否認,也沒承認,現在朕告訴你們,這份方案便是薛泌所為,每一個字都是他寫的。句誕顧瑋按照這個方案執行,揚州鹽政革新成功,薛泌當居首功。”
聽著皇帝的話,三人都大為驚訝,三人都看過那份方案書,都認為那份方案很完整,句誕顧瑋按照方案作,完全沒有問題,事情的發展也證明了這點,句誕顧瑋在揚州遇到的阻力很小,遠不如陳國土地清查,那還鬧出個謀反案,一個門閥世家被滅門,上千人頭落地。
秋雲還記得當初看過這個方案後,他還禁不住叫了聲好,左辰也同樣讚歎不已,潘鏈的心情複雜,可也認為高明,三人都以為這是皇帝的意思,可沒想到,居然出自帝都那個有名的紈絝。
皇帝看著三人,嘆道:“朕以前也以為,薛泌紈絝,可自他到中書監後,朕與他接近了,才明白,那不過是他的表象,其實,他是很有才幹的,所以,朕決定讓他到尚書檯歷練。”
到尚書檯歷練,三人都有點傻了,尚書檯是什麼地方,是歷練的地方嗎?這是天下的核心,是歷練人的地方嗎!
“皇上,薛泌的方案是很好,可不代表他能處理好朝政,”秋雲首先表態,鄭重的說道:“臣以為,暫時先讓他在六曹當兩年尚書,至於尚書檯,臣向皇上舉薦倆人,一個是秦王,秦王賢明,先帝多有稱讚,主掌雍州,雍人多頌其賢,對大漠塞外也瞭解甚多,入尚書檯,當能擔重任。另外一個則是顧瑋,顧大人在清理度支曹和揚州鹽政革新中,均表現出優秀的才幹,其才勘當重任。”
皇帝毫不掩飾的皺起眉頭,秋雲也沒有迴避,抬頭看著皇帝,潘鏈心裡暗暗叫好,顧瑋是他的長史,也是他的頭號謀臣,他早就想將他調進尚書檯,可惜一直沒機會,現在皇帝讓潘冀退出尚書檯,如果顧瑋進了尚書檯,他潘鏈的勢力不但不會削弱,反而增強了!
可秋雲卻知道,皇帝不會同意顧瑋,他真正的目的是想讓秦王入尚書檯,從內心裡,他瞧不上潘鏈,潘鏈剛才說他是賣了塢堡和太后資助,才還清了朝廷欠債,可他知道,陳國清查土地和揚州鹽政革新,潘鏈都收了不少銀子,可收了這麼多銀子,卻不肯還清度支曹欠債,這樣吝財,這樣的目光格局,豈能將國事交給他。
秋雲也知道,自己不可能統帶尚書檯,所以,他想讓秦王入尚書檯,如此便可慢慢取代潘鏈,出任尚書令。
可皇帝會答應嗎?
秋雲心裡沒半分把握。
皇帝沒有立刻表態,他也很意外,薛泌入尚書檯有阻礙,可沒想到阻力這麼大,即便將薛泌起草定案的事拿出來,都無法說服他們,這讓他很意外!
秋雲提出讓秦王和顧瑋入尚書檯,這兩個人選,才幹應該少不了,可,顧瑋是潘鏈的人,秦王呢?雍州需要一個宗室重臣坐鎮,他走了,雍州涼州怎麼辦?
沒等皇帝開口,左辰又上前一步:“皇上,老臣以為秋將軍所薦甚是,秦王賢良,白衣公子,賢名數十年,朝野必定擁護。”
“太師的意見呢?”皇帝扭頭看著潘鏈問,潘鏈想了想說:“顧瑋以前乃老臣的長史,老臣深知其才,入尚書檯,當不負皇上之望,至於秦王,才幹和名望都夠,可老臣在想,秦王離開雍州後,雍州交給誰?老臣沒有想到好人選,所以,老臣以為,秦王暫時不動。”
秋雲心一沉,潘鏈反對的原因很明顯,可卻無法辯駁,塞外風雲變幻,正是用兵之時,秦王暫時離不開雍州,他正急速思索,看看能不能找個人替代,正在這時,皇上已經開口了。
“太師所言甚是,”皇帝點頭說道:“秦王暫時不離開雍州為好,塞外的事,恐怕沒那麼容易解決,若能拖到明年,朝廷府庫充盈,塞外說不定要用兵。”
說到這裡,他略微停頓:“至於,顧瑋嘛,等他和句誕將揚州鹽政革新之事做完再說吧,至少一個六曹尚書少不了。”
說完,他看著三人,頓了頓,加重語氣說:“朕看,還是薛泌,尚書檯,加兩個新人,蓬柱和薛泌,太師,下旨,宣蓬柱回朝!”
喜歡天蒼黃請大家收藏:()天蒼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