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還在這,我都以為你回帝都了。”
柳寒看著來人笑呵呵的,這人自然是柳鐵,柳鐵此刻嘴巴也咧開大嘴,黑黝黝的臉上象開了朵花似的。
柳鐵告訴柳寒,他到彭城後,沒有住客店,而是在城裡租了間房,每天便在城裡四下轉悠,有時在碼頭打短工,有時在街上做小本生意,一直在等柳寒。
柳寒聞言告訴柳鐵回去立刻退房,然後在南門外的那間小飯店等他,此事要快。
柳鐵沒問為什麼,答應下來轉身便回城去了。
柳寒則騎著毛驢到仙師觀,在草山腳下,柳寒將毛驢寄放在道邊的農夫家裡,自己則慢悠悠的上山了。
山道並不長,沿途栽滿青松,鬱鬱蔥蔥的,很有一番雅趣。
這個時候,上山燒香的人並不多,也沒有樵夫,柳寒只遇見了兩個下山的老婆婆,老婆婆看他的目光有些怪異,柳寒覺著有些奇怪,便搭訕問道:“老人家,這是仙師觀嗎?”
“是啊,公子是要上山燒香嗎?”
柳寒點點頭,老婆婆搖搖頭:“公子恐怕不是本地人,這仙師觀是女觀,不許男客進去的,公子恐怕來錯了。”
柳寒愣了愣,隨即笑了笑:“我聽說仙師觀,白雲蒼翠,風景清雅,所以,特地來看看,只是沒成想還有這規矩,老人家,有沒有辦法讓我進去看看。”
老婆婆搖頭說:“這可不行,觀裡的仙姑說了,不準男人進去的,不過,公子既只是來看看,仙師觀外專設有觀瀾閣,公子可以在那歇息。”
老婆婆說完便走了,柳寒沒有辦法,只好獨自上山,山道清雅,山風徐徐,很是舒爽。
到了山上,柳寒想要進觀,果然被守在門口的中年道姑給攔住了,道姑語氣溫和,面無表情豎起手掌:“公子,仙師觀乃女觀,男子入觀,恐引來神靈震怒,為本觀降下災禍,所以,本觀不接待男客,公子若要觀賞風景,可到觀瀾閣喝茶。”
道姑說完便不由分說的作出請離開的手勢,柳寒無奈只得出門,抬頭看看觀內,裡面很安靜,隱隱傳來道姑唸經的吟唱,微微嘆口氣,扭頭看看中年道姑,再度嘆口氣,問明觀瀾閣的路,便沿著石板路過去了。
觀瀾閣的位置不錯,雖然不是建在草山的最高處,可也是臨山而建,從閣裡往外看,山下數十里風光一覽無餘,遠遠的大運河就像一條玉帶,橫在大地上。
而在腳下,翠綠鋪滿山嶺,微風過去,青松搖曳,松香飄滿山野,野鳥在林間鳴叫,白雲在天空飄蕩,悠悠的,伴上一杯清茶,臨閣而觀,心胸大暢。
“這觀主還真有點眼光,將這觀瀾閣建在這裡,而且還這樣別緻。”柳寒看看四周,這觀瀾閣的建築式樣,即便放在二十一世紀也絲毫不差,就說材料,整個茶樓都是用松樹原木所建,沒有任何裝飾,屋頂用厚厚的松葉覆蓋,既象閣樓也象松亭,整個樓閣有種別樣的韻味。
在觀瀾閣內負責的也是兩個道姑,這兩個道姑看上去有五六十歲,頭髮已經有花白,眼角掛滿皺紋,不過,卻精於茶道,泡出來的茶卻清香悠遠,帶著淡淡的綠意,喝上一口,幽意即襲面而來。
“好茶啊!”柳寒讚歎道,這裡的安靜,讓他有了點在清虛山門的感覺,不由有些喜歡。
“請問仙長,飛燕門的諸位俠女是不是在觀內?”柳寒叫過一個道姑問道,此刻閣內只有他這一個客人,四周也只有他們三人,所以,柳寒也不客氣徑直問起來。
道姑警惕的看看柳寒,施禮道:“方外之人,不問世事,不知施主所言何人?”
“仙姑,我向您打聽兩個人。”柳寒依舊含笑問道,道姑同樣依舊不動聲色的看著柳寒,柳寒微笑著說:“俞美俞女俠,張梅張女俠,還在貴觀嗎?”
道姑終於抬眼正色看著他,略微想想:“還請問公子高姓大名?”
“你就告訴她們,離石舊友前來拜訪。”
道姑聽後,向柳寒微微一禮,然後轉身離去,柳寒先是愣了下,然後默然轉頭,看著山下陣陣松濤。
山上靜悄悄的,山風帶著點點寒意,青松微微搖曳,發出沙沙的響聲,間或夾雜翠鳥的叫聲。
鐘聲響起,敲碎了山間的寧靜,柳寒沒有扭頭,已經聽到石板路上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扭頭看去,張梅正好出現在亭閣門口,因為來得匆忙,臉蛋變得飛紅,額頭上有層細細的汗珠,看到柳寒時,先是急奔了兩步,隨後又站住。
柳寒起身正要走過去,張梅卻已經奔過來,就在她要投入他的懷抱時,身後傳來一聲冷哼。
張梅怯生生的站住,秀氣的雙目忽然蒙上一層雨霧。
“瘦了,”柳寒輕聲說,一道淚水從白皙的臉龐上滑落,柳寒忽然一陣心疼,伸手擦乾她的淚水,這時門口又傳來一陣冷哼,柳寒抬頭看去,見門口站著三個女人,中間的是個風韻猶存的中年婦女,身後的兩女中的一個他認識,是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