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沒有多久,幷州刺史被撤職查問,落攸被任命為新的幷州刺史。
顧瑋對這個任命判斷為,清掃外圍,方回的邊軍的糧草由幷州提供,幷州刺史相當於方回的後勤大總管,拿掉這個人,就等於斷了方回的糧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落攸遇刺身亡的訊息傳來,顧瑋沒有絲毫猶豫便斷定,不管是不是方回乾的,方回都完了。
今天,顧瑋的判斷驗證了。
方回死定了。
裴舒唸完之後,房間裡陷入沉默,穆公公幹咳兩聲:“諸位大人議議吧,皇上還等著呢。”
眾大臣先是沉默,彼此交換眼色,在尚書檯大臣中,裴舒與方回的交往最多,交情也是最好,方回到京後,唯一拜訪了的尚書檯大臣便是他。現在皇帝突然降罪方回,裴舒對此毫無準備,一時之間,不知該說什麼。
“方回作出如此欺君罔上!該當嚴懲!罪不容誅!”句誕首先站出來,強烈憤慨的要嚴懲方回:“我認為,方回當抄家滅族!”
眾人一震,潘鏈驚訝的看著句誕,又看看穆公公和太子,太子沉默著。
在短短的震驚後,太子立刻意識到這事對自己的好處,方回在帝都的種種作為,全都傳到他耳中。他心裡憤恨不已,齊王始終是他皇位的威脅,能剷除齊王羽翼,是他非常願意看到的。
可如何處置方回,太子卻有些猶豫,方回畢竟是朝廷重將,屢立戰功,他還沒登基,便處置這樣的重臣,難免留下罵名,特別是驍勇善戰的幷州邊軍。
方回雖然粗魯,可深得幷州邊軍將士的心,在幷州邊軍中威望極高,處理他,勢必引起幷州邊軍軍心動搖,萬一引起邊軍譁變,那就大為不妥。
太子左右為難,不得不求助似的看著潘鏈,潘鏈心裡很清楚,方回這次是死定了,說不定虎賁衛和內衛已經控制了方府,皇上讓他們議一下,肯定是另有目的,方回的罪名已經定了。
可這個目的是什麼呢?
潘鏈還沒想到,要是顧瑋在就好了。
潘冀也穩如泰山,看不清他此刻在想什麼。
裴舒清清咳了兩聲,將眾人注意力吸引過來,才問穆公公:“公公,陛下的意思是讓議罪還是讓我們議如何處理?”
這是有區別的,議罪,那是討論罪名是不是成立;如何處理,那是罪名已經成立,結果已定,剩下的便是殺一個方回,還是更多。
穆公公面不改色的反問道:“裴大人,你說呢?”
裴舒遲疑了,穆公公又補充道:“諸位大人都是朝廷重臣,當體察君心,為君分憂,為朝廷解難。”說到這裡,穆公公停頓下,輕輕嘆口氣,拿出一卷東西,放在桌上:“這是內衛查到的方回的犯罪證據,還有,這次新任幷州刺史落攸落大人遇害案的一些證據,諸位大人請看看,看後再議,咱家在外面等。”
說完穆公公轉身離開房間,留下滿屋驚訝凝重的大臣們。
“內衛,又是內衛。”裴舒長嘆道,內心滿是惶恐,再度感到內衛的恐怖。
“哼,內衛無孔不入,”潘冀也嘆道,有意無意的瞟了太子一眼:“我大晉有內衛便可高枕無憂,江山永固。”
“少發牢騷!”潘鏈不滿的阻止道:“內衛是太祖皇帝建立的,難道太祖皇帝還有錯!”
潘冀冷笑兩聲,太祖皇帝建立內衛是為了對付大周餘孽和塞外胡族,可幾百年下來,內衛的目標早就由外轉內,變為監控朝臣和藩王。
朝中大臣對此不敢多言,可士林清流卻堅決反對,無數人控訴內衛制度,指責朝廷放縱內衛,實行告密統治,有違聖人之道,使小人猖獗。
朝中大臣們對內衛也滿腹怨氣,故意放縱此等言論,所以,內衛在朝野間聲名狼藉,可依舊無法阻擋內衛的愈發高漲的氣焰。
太子沒有開口,內衛是皇帝的耳目,即便他這樣的皇子,或者說太子,宮中同樣有內衛潛伏,而且他比其他人更加小心,自古以來廢太子都沒好下場。
穆公公說到做到,沒有離開院子,就在院子裡等,小太監給他端了把椅子,穆公公就坐在椅子上,十幾個內衛身著錦袍,腰挎佩刀,筆直的站在他身後。
喜歡天蒼黃請大家收藏:()天蒼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